藩国孙犁的两个论断
中药养生 2020年07月16日 浏览:1 次
众所没想到后来出了名周知,天下霸唱的代表作《鬼吹灯》曾风靡华语世界,之前的作品无一不是延续着古...
很长时间以来,刘心武与《红楼梦》这个标签一直形影不离,他并不抗拒“红学家”的头...
我是个后知后觉的人。对那些当红的东西总是本能地保持着一种警惕。今年是文学大师孙犁诞辰100周为烟瘾比较大的旅客提供口香糖、茶水;为单独乘动车的老年旅客提供“温馨家人”服务年,前些日子有约稿,让我写写孙犁,我没有接受。原因是我不喜欢凑热闹。现在 孙犁百年诞辰纪念座谈会 已经开过,热闹劲似乎也过去了,我反倒觉得应该写篇文章好好缅怀一下孙犁老人。
坦率地说,我对孙犁并没有太多关注,只是身边的师友不少人都是孙犁研究专家,耳濡目染,时间一长,我对孙犁也有了一份特殊情感。孙犁的文学成就,举世公认,自不待言。但是,孙犁也并非尽善尽美。孙犁研究专家阎庆生教授就多次向我谈及,孙犁的缺点是世界意识淡薄,未能从更大的范围来审视20世纪的中国历史。古人言: 不增美,不溢恶 、 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 ,这才是正确的评价人的态度。在我看来,最能代表孙犁思想和文学成就的当数他晚年作品《耕堂劫后十种》。印象中,有两句话对我触动很深。一句是 文人宜散不宜聚 ,另外一句是 离政治远一点 。
文人宜散不宜聚 一语出自 《曲终集 我与文艺团体 文场亲历记摘抄》。文曰: 文人宜散不宜聚,聚则易生派别,有派别必有纷争,纷争必树立旗帜,有旗帜必有代表人物。因此,人物之争,实为文艺界纷争之关键。 文人尤不宜聚而养之。养则闲,即无事干,无事干必自生事,作无谓之争,有名则争名,无名则争利。 孙犁是在谈论作家的生存方式时说这番话的。孙犁认为,文艺团体不是成全人的地方。基于此,他提出: 文人必须放诸四海,周游环宇,使之自谋衣食,知稼穑之辛苦,社会之复杂,如此,方能形成真正的百家争鸣。写一两篇成名之作,国家就包下来,养其终身,虽下愚亦必知其不可,不只无益于国家,更无益于个人及文艺 至于说,养起来,则易于为政治服务,有利于安定团结,事实证明,并非如此。 孙犁是个 不当头 的人。他一辈子像个农民一样,踏踏实实地写文章,不去开文代会,不羡慕领奖台,不出入大宾馆,躲着金钱权位、荣华富贵,一生秉持 文人宜散不宜聚 ,独立寒秋,引吭高歌,扬浩然之气。
孙犁还有一个著名论断 离政治远一点 。孙犁很早就说过,文学应该离政治远一点。在上面提到的那篇文章中孙犁写道: 我的一生,曾提过两次 离得远些 。一次是离政治远些,有人批这是小资产阶级观点。但我的作品,赖此,得以存活至今。只一次是说离文坛远一点。 (《曲终集》 山东画报版140页)同样意思的话语,还见于 《曲终集》、 《如云集》 的一些篇章中,总之,他在很多地方都表达过这个意思。孙犁不是政治家,也对现实社会的政治不大感兴趣。但他在对文学与政治关系的看法上却有着清醒的认识。孙犁的 远离政治 是指不对政治作图解,不追风逐潮,而是以冷峻的目光审视现实政治,坚持独立思考。孙犁这话有个很重要的前提:文学又是离不开政治的。他说: 生活中自有政治,当权者的政治、政策,必会渗透到社会生活中的各方面去,并产生广泛的影响,哪儿也无可遁逃。现实主义文学要反映生活真实,必然会触到政治、政策的深刻影响和后果,你怎么离得开呢? 孙犁之所以提倡 离政治远一点 ,说白了,并不是要人完全脱离政治,而是叫人不要过分亲近政治、图解政治。孙犁认为,文学反映生活,从现实中考察政治的利弊得失,完成自己为人生的审美天职,也就够了,不必去 干预 政治,文学家是当不成政治家的。
在《如云集 庚午文学杂记 作家与道德》一文中孙犁这样说: 文章穷而后工。自己不能图大富大贵。鲁迅引用外国人的话说:创作如果要丰收,最好的办法,是使作家多受苦。生活太幸福,就没有花儿开放,也没有鸟儿歌唱了。 达官,贵人,富商,大贾,都不会成为作家。但如果他们失败了,还是可以写出好作品的。 联系当下 失意的政客往往成为成功的文艺家 的现状,我们就能知道,孙犁的思想是何其高明。身兼散文家和评论家、在1997年提出孙犁是 散文大师 的黄秋耘,就十分赞赏孙犁 文人宜散不宜聚 等美学命题。
郑州白癜风治疗费用灰指甲外用疗法淮北妇科医院哪家好
- 上一篇: 藩国忆江南官场文凭造假br上世纪末
- 下一篇 藩国赞美了万木霜天冷丝丝的季节里
-
钱塘医派大宣讲活动在浙江省杭州市举行
2019-07-13
-
高效祛斑的八大食疗
2019-07-12
-
用灵芝做药膳有怎么保健功效
2019-07-07
-
于文明会见瑞士中西医结合代表团
2019-07-06
-
发放中医药宣传册
2019-07-02
-
北京出台实施办法规范中医多点执业
2019-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