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药养生

成都公交惨案悲剧背后的悲剧

中药养生  2020年04月01日  浏览:2 次

成都公交惨案 悲剧背后的悲剧

成都公交惨案无疑是一场极大的悲剧。但在这背后,我们应当看到两起更大的悲剧。

悲剧一:公交的潜在危险总被漠视

笔者不得不说,从全国范围来讲,类似成都公交燃烧的惨案是不可避免的,是迟早要发生的。因为我们对于公交的潜在危险始终视而不见。

2008年5月5日早上,上海市黄兴路大润发附近一辆842路公交车发生爆燃,酿成3人死亡12人受伤的惨剧。

2008年12月9日下午,郑州七中门前发生了一起严重的公交车爆炸事件(车上无乘客),索性只有两人受到轻伤。

再加上6月5日的成都公交惨案,仅仅一年时间,中国就发生了至少三起公交车爆燃事件,可见公交爆燃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

但是为什么我们此前总是漠视公交车的安全呢?难道是因为以前的代价不够沉重吗!其实在这3起爆燃事件中,郑州公交的“爆炸威力”是最大的,只是因为车上当时正好没有乘客才未酿成重大惨剧。但同时,这起爆炸事件也因此不被人重视,甚至不为人所知。

大难降临之前,一个又一个爆燃惨剧已经在为我们敲击响亮的警钟,揭示潜在的危险,但我们竟然因为“伤亡少”而对它们视而不见,这难道不是更大的悲剧吗?

目前,这起公交燃烧事件的调查仍在继续,但我们已经可以初步得出这样的结论:这起燃烧事件本身情节并不严重,甚至不应该夺取任何人的生命,可是因为无法逃生而导致乘客活活困死的结局令人震惊。

事故报道的一个细节发人深省,即所谓公交车从冒烟到起火“只有”几分钟时间。这显然是一种希望回避问题的无耐之语。众所周知,如果逃生通道畅通,疏散全车百余乘客只需要几十秒的时间。那么,正确的报道应该是从冒烟到起火“长达”几分钟时间——我们竟然无能为力!

无能为力,不是因为人们我们在事故来临时缺乏超人般的力量,而是因为我们在事发之前对公交安全隐患视而不见,是因为我们抱着根本不符合国情的安全标准泰然度日。

不论这起事故的起因究竟是车辆自燃还是人为纵火,导致百余人死伤的真正凶手都只有一个:那就是我们此前对于公交安全问题的漠视与逃避。

悲剧二:公交系统的改进没有找到方向

包括笔者在内的很多人都曾呼吁社会提高对于公交安全的重视程度,但结果却总是被人搪塞了之。如果说人们此前的漠视是因为事故的代价不够的话,希望这次成都的教训可以从内心唤醒大家。

大家对于公交安全的积极讨论固然是好事,但笔者认为,最近不少的说法都有本末倒置之嫌。如果政府及有关部门在解决公交安全问题时抓不住症结之所在,则很可能导致更多悲剧的发生。

在这次公交安全大讨论中,关于公交车超载的质疑声音很大,许多人希望从根本上治理公交超载问题。但笔者认为,限制公交超载的可行性较低。

公交系统是城市的动脉。为了保证整座城市的正常运转,公交系统就必须提供足够的运力。但是对于迅速发展的中国而言,城市规划与道路建设的节奏往往无法走在经济发展的前面,而前者正是公交系统发展的前提条件。要解决市中心、火车站等地公交拥挤的情况,简单地增加公交数量是难以做到的,因为那样会使堵车更加严重,最终得不偿失。

对于很多大城市来说,公交拥挤的问题并不是出在公交本身。要想从根本上使公交拥挤的情况有所改观,就必须调整城市格局,减轻市中心的交通压力,而这显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解决的问题。

目前的中国,公交车超载可以说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不能搭建限制公交超载的空中楼阁,而应当为公交超载做出重新定义:在保证乘客安全的前提下,公交车只要能够达到最基本的动力性要求就不应当被视为超载。而公交车的爬坡能力、最高车速以及乘客的乘坐舒适性则可以不被当做衡量是否超载的重点。

因此,公交安全技术的突破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笔者认为,既然中国的公交车的超载不可避免,也因此面临更严峻的安全局势,我们就应当为中国的公交车制定出更加严格的安全技术标准。换句话说,我们的安全标准应当尽可能地适应公交超载的现实,而不是脱离国情,睁着眼睛说瞎话。

成都公交惨案发生之后,安全标准中非常重要的安全锤成为关注的焦点。与此同时,配备安全锤与安全锤被盗的矛盾也再次浮现出来。但需要指出的是,安全锤的防盗措施几乎不需要任何成本,并且这些措施也已经在火车、地铁上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因此,以安全锤容易被盗为理由逃避责任的做法未免有些低级。

其实,需要质疑的不是安全锤配备的可行性,而是安全锤的作用到底有多大。倘若于事故现场“发现”的3只安全锤确实安装在事发车上的话,那么乘客无法逃生活活困死的结果则是对安全锤效果的否定。

的确,面对中国公交车人满为患的现实,几个小小的安全锤可能难以保证众多乘客的安全。那么,我们有没有可能开发一套“自动安全锤”系统呢?在车辆发生事故后,如果有一套通过中央控制的系统,将车窗自动击碎或以其他形式将车窗打开,就一定能给成员的逃生提供必需的通道。另外,即便在公交车断油、断电、断气的情况下,也应该能够在一定时间内通过机械手段打开一定面积的安全通道,杜绝乘客在车内活活困死的惨剧再次发生。(通过巧妙的设计,这两种方案的成本都可以得到非常好的控制。)

不管采用什么样的具体手段,我们都应该鼓励技术创新,强化安全标准,推进先用公交车的改造,用实际行动来避免类似惨案的再次发生。

无论是由于什么样的原因,公交车爆燃事故本身对于整个中国而言都是难以避免的。但是,只要我们能够建立起符合中国国情的公交车安全标准,并将其切实落实到每一辆车上,一般的爆燃事故就不会导致大量的乘客伤亡。

公交车是在市内低速行驶的交通工具,想做到安全和谐其实并不困难,关键要看我们能否找对方向,塌下心来,做点实事。

大庆治疗男科医院

肇庆治疗男科费用

腰酸背痛怎么治疗方法

经络不通导致全身热
青岛治疗卵巢炎方法
小孩子怎么补充维生素D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