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浊祛湿补气三步调理法
中药养生 2019年11月25日 浏览:4 次
摘要:气色差,皮肤毫无光泽,脸上像蒙一层灰,这是肝胆郁结、心脏供血不足的表现。药、化妆品都不能解决,只有疏肝解郁,补足气血才行。
1、敲胆经,拨动阳陵泉
每天敲打大腿两侧的胆经,从环跳穴敲到膝盖上部。每次敲到皮肤温热为度,不可力大,也不可无力。最好用手指关节击打。敲完后再拨动阳陵泉,如果有电麻感到脚指,说明胆经较通畅;如果没感觉或只痛不麻,说明胆经有堵塞,要继续敲打直到通畅。
此法可排出体内的毒素,疏肝解郁。肝脏解毒需要通过胆经才能排出体外。如果胆经堵塞,肝毒出不去,引发不良后果如:胆结石、胆囊炎等,还会引发脂肪肝等肝脏病变。
2、按揉太冲到行间
此法疏肝解郁、为心脏供血的最好办法。从太冲按到行间穴,用厚刮痧板按揉最合适,因为这条线比较窄,手指不好进入。
气色差,皮肤毫无光泽,脸上像蒙一层灰,这是肝胆郁结、心脏供血不足的表现。药、品都不能解决,只有疏肝解郁,补足气血才行。
、推腹、敲带脉、跪膝、金鸡独立
推腹排除三浊,治疗很多慢性病,包括妇科问题,还有功效;跪膝可引血下行,增强肝肾功能;金鸡独立是专治足寒症的重要功法,还可降血压、缓解小腿浮肿、膀胱炎、 炎等多种妇科问题。
第二步:培补气血、排寒
浊气和毒素基本排出后,就要培补气血。气血足,按摩经络才会事半功倍。
1、吃山药薏米粥
这是最好的健脾补气血的食疗法,不可小视。山药不温不火,适合各种体质。薏米祛湿,尤其慢性 炎、膀胱炎、小腿浮肿的人群最适合。身体过于虚寒者,薏米换茨实。
2、早睡早起
11点 点肝排毒,需要大量气血,此时看电视、上会加重肝脏负担,致使排毒不畅,造成毒素淤积。不仅堵塞经络,还会造成肝血不足。
、常用膀胱经拔罐、刮痧排除体内寒气毒素。
4、艾灸补气培元
艾条灸关元、太溪、肚脐和肾俞、足三里等穴。每穴最少20分钟。
第三步:解决具体问题
气血补足,三浊和寒气排的差不多了,身体就会很轻松,不适症状减轻甚至消失。下面是一些常见妇科问题的改善方法:
1、痛经
艾灸肝经的大敦穴和脾经的隐白穴;按揉脾经的和公孙穴。每次灸10分钟,来之前灸。
2、月经滞涩难下、小腹坠胀、量少
可按揉肾经小腿的太溪、复溜、水泉、涌泉。这几个穴位通月经效果很好。
、月经推迟或提前等问题
可按揉次髎和三阴交及肾经要穴。次髎在背后尾椎骨附近,用手敲打会觉得很痛,找准穴位感觉酸痛的区域敲打最好。三阴交是肝脾肾三经交汇处,对治疗各种均有很好的效果。
4、乳腺问题
除了敲带脉,还要经常按揉腋下和 四周。腋下部分可用手指捋或者用手掌按揉,有乳腺问题的女性特别疼。
5、双下巴、黑眼圈
闭目、用手轻捋脖子上的人迎穴。用双手做轮刮眼眶的动作,上下各刮一分钟,可治疗眼疾、祛除眼袋,有明目的功效。
6、敲面
每天洁面后拍上爽肤水,用十指在整个面部敲击几分钟,在抚摸人迎穴,做轮刮眼眶的动作,一周后皮肤白里透红,眼睛明亮有神。
刺乌养心口服液:健脾补肾,养心安神。用于脾胃气虚,心肾不交所致腰膝酸软,头晕耳鸣,食少倦怠,失眠健忘,心悸气短。阿胶:补血滋阴,润燥,止血。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心烦不眠,肺燥咳嗽。
小儿脾胃虚弱怎么食疗快速止鼻血的方法小孩
微店店主版

- 上一篇: 茄汁虾仁炒饭的做法
- 下一篇 血糖偏高可以喝酸奶吗
-
钱塘医派大宣讲活动在浙江省杭州市举行
2019-07-13
-
高效祛斑的八大食疗
2019-07-12
-
用灵芝做药膳有怎么保健功效
2019-07-07
-
于文明会见瑞士中西医结合代表团
2019-07-06
-
发放中医药宣传册
2019-07-02
-
北京出台实施办法规范中医多点执业
2019-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