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展品因游客受损的
中医保健 2022年01月07日 浏览:4 次
据中国之声《央广夜》报道,上海自然博物馆开馆三周以来受到了市民及游客的热烈的追捧,参观的游客的数量屡破新高,光是五一小长假三天,接待的游客就高达4.55万人次。但在9日,上海科技馆发布微博称,因极个别的不文明的参观行为,导致科莫多巨蜥的爪子被弄断,海水触摸池里的海星死亡。对此进行了调查采访。
游客触摸过多过重导致海星死亡
昨天下午本台抵达了上海自然博物馆后发现,零距离体现项目有固定的开放时间。在海水触摸池旁站了没多久,就看到一名志愿者以及家长多次劝阻小朋友不能进入这个触摸池的一米线的范围内。
“整个奥运食品的价格太高 在海星触摸池的片区的负责人告诉,有些游客根本不知道手指戳的重一点就会在海星身上形成一个白斑,而游客触摸过多过重是导致海星死亡的主要原因。这名负责人还表示,海星触摸池的养护和管理尤其辛苦和麻烦,每个片区都会加强对志愿者的培训和指导,以更好地向游客来解释说明以及控制现场的参观秩序。
此外,博物馆服务处的处长也向解释科莫多巨蜥断爪的情况:从监控录像可以看到,这个地方正好是一个死角,只能看到科莫多巨蜥前半部分。在白天游客量比较大的时候,光从监控录像里是看不清楚的。他还表示,这只科莫多巨蜥并不是一个标本,而是一个模型。
零距离体验模式还出于尝试阶段
上海自然博物馆综合处的处长万红昨天也向表示,这种零距离的体验模式其实还是一种尝试,目前还在探索当中,并且我们国内暂时还没有成功的模板可以借鉴学习。今后上海自然博物馆的管理方面会更加的来完善,做出更好的服务。而且他也相信,今后市民的游客的素质也会进一步的提高,其实很多孩子喜欢触摸动物、触摸自然,这是可以理解的,只需要做出正确的引导即可。并且下一步馆内在下一步定时触摸的基础上,也会做出一个局部触摸的局限。同时博物馆也在加强管理,加强工作的沟通,避免这种极个别的现象再次发生。
展品受损丢失时有发生
在安徽,合肥市科技馆是最受学生群体欢迎的地方,每到节假日,科技馆门口都大排长龙,参观人数在五千人左右。每周一和周二是科技馆闭馆日,来到展厅时,工作人员正在展厅内对展品进行调试、检查和修复。展厅管理员靳丹无奈地告诉,因不仔细阅读展品原理而暴力操作,导致展品受损的现象,在科技馆内频频发生。
除了展品受损,展品丢失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在科技馆二楼展厅内,摆放着一些游客可以动手操作的小物件,像金属球、小木块、华容道、七巧板等,靳丹说,时常有游客看着有趣,就将这些小展品随手揣进兜里,带走了。
合肥市科技馆研发中心副主任陈叙向坦言,自从2011年科技馆免费开放以后,展品的损耗明显比之前多,因此他们只能采用控制人流、增派志愿者等方式,来引导游客文明参观。
此外,馆内醒目位置以及展台前,也都张贴者 知识是无穷的,零件的有限的 、 动作轻一点,效果会更好 等提示标语。陈叙说,最重要的是引导游客了解展品原理、阅读展品说明,从而合理操作,这样才能既保证游客游览参观质量,又降低展品损耗。陈叙向透露,下一步,合肥科技馆还计划采取国家旅游局的游客 黑名单 制度,进一步加强对游客的监督、管理。
部分展馆被迫变开放为封闭
在调查中还了解到,部分地区的博物馆由于人流过多和不文明行为屡禁不止,只能被迫建立封闭式展馆。在吐鲁番博物馆,巨犀化石和古尸都是镇馆之宝,但因为游客随意触摸等不文明行为的存在,展品出现了不同程度损坏。博物馆采用 人防+物防 保护展品,但还是难防游客不文明行为。
在福建顺昌埔上镇张墩村,建有全国第一座乡愁馆,每到节假日,都会吸引众多游客前来体验 乡愁 的味道。一直以来,这乡愁馆都是开放式展馆,但随着游客的日益增多,一些不文明行为屡禁不止,为了更好的保护文物,眼下相关部门正准备着手建设封闭式展馆。
(来源:)
跑肚怎么办调理肠道吃酸奶有用吗
经常便秘怎么办

- 上一篇: 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出新规准入门槛将提高呢
- 下一篇 博物馆里的中秋古韵了
-
当归地黄酒产后出血
2019-07-12
-
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牙不齐
2019-07-07
-
5症状提示需要补充肾
2019-07-07
-
专家推荐中医护发的六要素
2019-07-07
-
吉林首家中医药博物馆落户长春
2019-07-06
-
盘点陈皮药用的经验秘方
2019-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