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不少医家已认识到本病与感受时行病毒有
中医保健 2020年01月21日 浏览:2 次
早在《内经》已经认识到感冒主要是外感风邪所致。《素问 骨空论》说: 风从外人,令人振寒,汗出,头痛,身重,恶寒。
汉《伤寒论》已经论述了寒邪所致感冒的证治,所列桂枝汤、麻黄汤为感冒风寒轻重两类证候的治疗作了示范。 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者,桂枝汤主之。 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宜麻黄汤主之。
隋《诸病源候论 风热候》指出; 风热之气,先从皮毛人于肺也。 其状使人恶风寒战,目欲脱,涕唾出, 有青黄脓涕 ,已经认识到风热病邪可引起感冒并较准确地描述其临床证候。《诸病源候论》所指的 时气病 之类,应包含有 时行感冒 。
至于感冒之病名,则首见于北宋《仁斋直指方 诸风》篇,兹后历代医家沿用此名,并将感冒与伤风互称。 寒邪,头疼身痛,项强拘急,恶寒呕吐,或有腹痛。又治伤寒发热,头疼,恶风,无问内伤生冷,外感风寒,及寒湿客于经络,腰脚酸疼,及妇人经泄腹痛,并皆治之。
元《丹溪心法 伤风》明确指出本病病位在肺,治疗宜辛温或辛凉, 伤风属肺者多,宜辛温或辛凉之剂散之。
明《万病回春 伤寒附伤风》曰: 四时感冒风寒者宜解表也 。
清代不少医家已认识到本病与感受时行病毒有关,《类证治裁 伤风》就有 时行感冒 之名。 时行感冒,寒热往来,伤风无汗,参苏饮、人参败毒散、神术散。
《证治汇补 伤风》等对虚人感冒有了进一步认识,提出扶正祛邪的治疗原则。 有汗当实表,无汗当疏邪,内热当清火,实表不可大补,疏邪不可太峻,清火不可太凉。若肺虚伤风者,先与祛邪,遂即养正,先后缓急,不可偏废。
阿司匹林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因此阿司匹林肠溶片适应症如下: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疑似患者的发病风险预防心肌梗死复发中风的二级预防降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及其继发脑卒中的风险降低稳定性和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发病风险动脉外科手术或介入手术后,如经皮冠脉腔内成形术(PTCA),冠状动脉旁路术(CABG),颈动脉内膜剥离术,动静脉分流术预防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降低心血管危险因素者(冠心病家族史、
小宝宝不爱吃饭怎么办云香精能治疗湿疹吗小儿肠痉挛腹痛表现有什么
-
当归地黄酒产后出血
2019-07-12
-
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牙不齐
2019-07-07
-
5症状提示需要补充肾
2019-07-07
-
专家推荐中医护发的六要素
2019-07-07
-
吉林首家中医药博物馆落户长春
2019-07-06
-
盘点陈皮药用的经验秘方
2019-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