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伤寒论辨太阳病脉正证并治下作者仲易
中药大全 2019年06月28日 浏览:13 次
本文导读:太阳表证不解,或汗下失宜,其发展变化较为复杂。对于太阳病变证,采用“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原则,随证重新立法选方。如正实邪盛,病邪入里,可传为阳明里热证,或少阳半表半里证。正气不足,邪气内如,若病及手少阴心,可出现心阳不足证,如桂枝甘草汤证;若病及足少阴肾,可出现肾阳虚衰证,如真武汤证或四逆汤证;也可传为太阴病或厥阴病 .太阳变证
太阳表证不解,或汗下失宜,其发展变化较为复杂。对于太阳病变证,采用 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的原则,随证重新立法选方。如正实邪盛,病邪入里,可传为阳明里热证,或少阳半表半里证。正气不足,邪气内如,若病及手少阴心,可出现心阳不足证,如桂枝甘草汤证;若病及足少阴肾,可出现肾阳虚衰证,如真武汤证或四逆汤证;也可传为太阴病或厥阴病。在表病过程中,也可能出现痰结水停气滞等类似杂病证候,如结胸、痞证、水饮、或风湿等。
三、太阳病治法
太阳主ー身最外一层,邪从外来,须要驱之使出,一般应用解表法, 其在皮者,汗而发之 。但由于表病类型不同,因此治法也不同。又因同一表证,其兼证不同,则具体治疗方法也不同。
四、太阳病预后
太阳病,若汗之得法,则表解而愈。若太阳表邪不解,可传入他经,既可传阳明、少阳,也可传入三阴经,其传变与体质及治疗有关。阳盛者,易传阳明、少阳;阳虚者、易传三阴经,以少阴多见。因太阳与少阴相表里,若少阴虚衰,则邪易陷入少阴。
仲景太阳病条文最繁,意在为全书立规矩。其实太阳病证治法,不过二十余条而已;其他诸条则随证不同,权变斡旋以救逆。治太阳病者.若能市其脉之浮缓或浮紧,其汗之有无,审其兼证,用麻黄桂枝等汤,从而汗之解之,则邪却而病除,何尝有诸多变证,以致焦头烂额乎。其诸多变证,皆因太阳病初起时,或识证不明,或治疗失法而致。若能于初起时明辨方证,对证施药,则可愈疾于太阳,免生传变。故学者当于太阳病究心留意。
作者:仲易。号:4949 525来源:知乎。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生物谷怎么样云南生物谷产业发展
云南生物谷产业怎么样

- 上一篇: 改变体质保持好身材这一点很容易被忽略作者
- 下一篇 中医治水痘5大偏方
-
中国朴泰桓6年后再战世锦赛强势回归豪言要夺金
2020-09-13
-
中医减肥药粥有哪些
2019-07-15
-
铁骨银参的功效与作用
2019-07-15
-
河南部署中医药资金绩效评价工作
2019-07-12
-
海宝紫菜食疗防治高血压
2019-07-11
-
四川通江县中医医院举办主题党日活动
2019-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