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药大全

改小米的危与机

中药大全  2020年09月03日  浏览:1 次

小米的危与机

在最近一段时间关于小米的讨论很多,但已经和以往有很大的不同了。以往谈论小米大多都会冠以神话、奇迹的盛赞字眼,如今许多人谈论小米用的最多的则是危机、没落等忧患的词语。这一方面是由于小米的增长在放缓,另一方面则是友商的故事讲的越来越好,于是相比较之下,小米反而有些落魄的感觉。但事实真的如此吗?未必。小米确实有危机,但危机中却也蕴藏着机会,现在就决断小米失败,太性急!

危机

从2010年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小米用4年时间发展成估值100亿美元,第五年估值460亿美元,拥有近4000名员工,正全面国际化的超大体量公司。小米的成长过程近乎疯狂,不仅在国内找不到任何参考标的,甚至在全世界范围内其都堪称奇迹,但我们却忘记了,小米其实还是一家创业公司。对于一家创业公司来说,挫折、甚至弯路似乎都是不可避免。在我看来,2015年,小米确实走了一些弯路,这是其危机的源头所在。

首先,快是一把双刃剑。雷军在把控小米的发展时笃信,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所以,小米的整体管理架构是扁平化管理,群狼策略,全员营销,这样的结果是,小米的效率提上来了,行动变快了,在和友商的竞争当中总可以先人一步。但有时候,这种快,一旦方向失误,犯错的效率也是奇高,代价也是足够沉重。这就是为什么很多成熟的超大体量公司严格遵循工作流程程序的原因所在,降速退烧。小米今天的危机,最主要的原因当属战略、决策、管理层面的失误,而其奉行的快,则将失误无限放大了。

其次,失去了专注。小米进入智能硬件领域不能说是一个错误,但却分散了小米的专注,即使雷军后来已经意识到了在智能硬件上投入的注意力过多,但正如上文所言,小米快的破坏力已经足够体现。在我看来,这是小米在2015年没有完成既定目标的最大原因。甚至,小米全员对其旗下的小米手环、插线板、移动电源、耳机音箱、空气净化器、净水器、平衡车的营销投入已经远远超过对小米本身的关注,这样的结果会让用户对小米的品牌内涵感知产生偏移,认为小米是一家智能硬件公司而非专业的品牌企业。

最后,产品策略失误。小米的四个产品线:红米、红米Note、小米、小米Note,价位覆盖元之间,尤其是红米的千元内机型,在前期为小米市场份额的掠夺立下汗马功劳。但无奈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昔日的强悍战将红米,在国内智能市场停止增长的局面下,成为了小米品牌逐步走向中高端的最大压力所在。反观华为,其在599元-3699元价位段,均有爆款产品:元价位段的Mate系列,元价位段的P系列,元价位段的荣耀系列,1000元以下价位段的荣耀畅玩系列。虽然互联有得屌丝者得天下的说法,但对进入换机市场的厂商间的竞争而言,屌丝的作用正在极具地被边缘化。

机会

尽管小米的增速慢了下来,2015年的出货量没有到达目标8000万台,但小米依旧以7000万台的出货量,以14.75%的同比增长,交了一份不俗的成绩单。而且,在内部,雷军已经不允许再去说第一了,将全员对数字的关注重新拉回到对用户的服务上。去除第一心魔,重新聚焦用户服务的小米,在MIUI用户突破1.7亿的前提下,小米的故事其实才刚刚开始,还有很多机会摆在小米面前。

<太极剑在92you的《真武.世家传说》里面也有四种招式p>第一,重新聚焦核心业务,小米将再次进入快车道。在2015年的下半年,小米几乎所有的发布会上,雷军总会反复重复着一句话,小米只做四件事情,、平板、电视、路由器,可见雷军本人已经做了深刻反思,重新聚焦核心业务。并且雷军在今年年会上已经明确提出聚焦的具体动作,成立核心器件部,要在的显示、照相、电池等方面死磕,以期建立优势,助小米在严重同质化的竞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依法处理。争下突围,重新进入高速增长的快车道。

第二,小米将重新梳理产品线以及品牌策略。春节之后发布的小米5,对小米来说是一个机会,一个重新梳理产品线和品牌策略的机会。红米、红米Note、小米、小米Note,四条产品线将拉开差距,进入更合理的价格段覆盖。这从小米4C 1299的定价策略就可看出端倪,小米的主线小米5将突破1999元触摸2500元价位,而小米Note产品也许会进一步拔高至3000元以上段位。形成元价位的小米Note系列,元价位的小米系列,元价位的小米C系列,元价位的红米以及红米Note系列。当然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小米Note系列覆盖元段位,小米像华为的Mate系列那样新推出一个全新高端产品线覆盖元价位。小米手里还有牌可以打,而友商的换人名额已经用尽,但比赛还没结束。

第三,小米庞大的用户群是一座金矿。据小米官方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小米MIUI联激活用户已经达到1.7亿,包括37种官方语言版本,遍布156个国家和地区。这才是小米的核心价值,作为一家互联硬件企业,未来的价值绝非在硬件,而是基于硬件输出的互联服务。在互联,一切服务的基础都是用户,这也是雷军在小米内部年会上强调让用户开心的原因,只有抓住用户,才能形成壁垒,才能沉淀出生态。目前,小米依靠庞大的用户群,在APP推广、游戏、配件周边的电商厂商都很成功,未来,随着对用户数据的挖掘的进一步细化,其运营价值将进一步凸显。

第四,小米的生态短板有望补齐。尽管小米没有刻意突出生态概念,但它确实是奔着这个目标走的。如果以乐视的平台+内容+终端+应用生态来观小米,目前来看小米的唯一短板就在内容上。有趣的是,小米似乎也看到了自己的这一短板,从老沉的加入,到最近的黎万强的回归,小米影业的起步,小米正在恶补内容上落下的功课。从目前各方面的趋势来看,小米的下一步极有可能收购一家视频站,来支撑起小米影业的内容输出,承担起对小米电视的内容供给,以填补生态闭环的唯一短板。

其实,如果我们跳出对小米的巨大期望来看,作为一家创业公司,在不到六年的时间,一度占据国内市场份额第一,积累1.7亿用户,估值超460亿,小米无疑已经成功了。甚至在接下来的市场竞争中,小米依靠惯性都可高枕无忧,但显然,雷军的野心不止于此。如今,半场结束,小米慢下来,做一个盘整,对小米以后的发展也许利大于弊。危和机只是相对,在一定条件下甚至可以相互转化,但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小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曲折再所难免,真正霸气内敛的那一天,也许正是小米真正成功之时。

特别提醒:本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及连带。如若本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幼儿病毒性腹泻
长治哪里治疗白癜风效果好
空调修理价格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