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药大全

藩国叙述青年教师李青松与恋人小孙解放前后的一

中药大全  2020年07月22日  浏览:1 次

摘要:叙述青年教师李青松与恋人小孙解放前后的一段爱情故事。他们各自保存的两箱情书,见证了他们对爱情的坚贞。

改革开放那年秋天,我和刚调入本校的同事李青松老师一起去办在浙江丽水的中学教师培训班上课。我上语文,他上英语,两人同住招待所的一个房间。上完课,我们一起在丽水街头散步。李老师说:抗战时期,他曾经经过丽水,到当时办在浙南龙泉的浙大分校读书。于是我请他谈谈当时读书的情况。他说,在龙泉只住一年,后转到贵州遵义当时浙大的总校继续读完三年。毕业后在贵州、重庆的中学教过英语。后来他又侧重说起在重庆的一次不幸遭遇,以及他与未婚妻失联而重聚的曲折故事。我把他的经历的大致情况当时记在一个本子里,可惜后来几次搬家,本子遗失了。

最近从杭州朋友那里传来消息,李青松老师因病去世了。我为纪念这位尊敬的老教师,把他和我说过的印象最深的一段往事写出来,给今天的年轻人了解那段历史提供一份难得的历史资料吧。

抗战胜利前夕的那一年春天,有一天下午,李青松在重庆渣滓洞国民党监狱遭受军统特务的严刑拷打,并被灌辣椒水,几乎已奄奄一息。特务们为要制造一个冤案,他们自己杀死了一位进步教授,却栽赃要他承认,是他为谋财害命,杀害了他的老师。他在受刑后被拖回监房的路上,虽然遍体是钻心的痛,但头脑尚清醒。

5天前,他要陪过去大学读书很要好的一位教授去外地讲学,要离开几天,特地把一只装有他女朋友来信的皮箱寄放在他的同事家。不料,正是这天他出事了。他和老教授在重庆一个渡口,突然被国民党特务绑架,一起投入监狱。国民党特务却诬称李青松老师谋财害命,杀害他的老师,并判他死刑。小李自己心里清楚,他不是地下党员,只是一个大学毕业两年多的中学青年教师,参加过几次爱国活动,接近一位他所尊敬的进步教授而已,这完全是一个政治迫害的冤案。但他无故被关监狱,受尽折磨,简直是生不如死。他在监狱一直最记挂两个人,一个是同他一起被捕的老教授,不知老师的生死下落;另一个是他在浙江的女朋友。他一想到那装在皮箱里的几百封女友的信,他眼前马上会出现远在家乡的女友孙燕的面容,孙燕梳一根大辫子,圆圆的脸,眼神总带着青春的活力。他不止一次地会想起孙燕和他相识、交往的过程。她的清脆而亲切的声音,仿佛就在耳边。孙燕在每封信里都关切地对他说:“松哥,你在外一定要保重,我等着你回来!”李老师觉得自己无论如何不能白白地死,他要让小孙看到自己平安地回家相聚。因受刑过重,他一会昏昏沉沉了。等他苏醒过来,他躺在监狱的一角,他想起孙燕的几百封回信,他又坚定了决心和信心,自己绝对不能死,他一定要对得起孙燕对他的爱。

李青松和那位进步教授一起被关进重庆渣滓洞国民党监狱的消息,是一个在国民党省党部工作的浙大毕业学生向老校长透露的。老校长动用各种关系,极力与国民党当局交涉,要求无罪释放他们。后来国民党报纸报道,是李青松杀害了老教授。老校长当时就不相信。他认为李青松绝对不可能杀害自己的老师,他绝对是清白的。他向国民党上层多必要的开支是必不可少的。如果说方打听,设法营救。但那位老教授还是来不及救出来,惨死在秘密监狱里。经过老校长亲自努力交涉,亲自去签字,才把李青松保释出来。

李青松出狱后,才知自己的老师被害,大哭起来,他感到剜心之痛。他特地回母校,向老校长对自己救命之恩表示感激。后来,他到同事家取回寄放的一只皮箱,回到浙江老家。此时他已近 0岁了。

有一天,在杭州医院工作的表姐来信告诉他,说是为他联系上了他以前的女友孙燕了。这使李老师意外的高兴。他和小孙已分别整8年了,小孙还好吗?这8年说来真是话长呀!19 7年“七七事变”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9月,杭州告急,面对日本侵略者的大规模军事进攻,浙大校长毅然率领全校师生西迁,迁校至贵州遵义。又为使华东的青年学生就读高校,于19 9年4月在浙南山区开设龙泉分校。分校创办初期仅设一年级,学生第二年仍去遵义总校升入二年级。李青松正是在此时考取了浙大英语系,先到龙泉分校读书。临走时,他的女朋友孙燕在金华为他送行。孙燕是护士学校护理专业刚毕业的学生,已到金华的一个教会医院去工作。李青松的一个表姐就是医院的护士长,小李就在他表姐家偶然认识孙燕,青松和孙燕两人都互有好感。小孙知道小李要上大学,她想应该送一礼物,送什么好呢?考虑后特地给他送来一只新皮箱,他们还互换了照片。当时“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小孙只一个要求:“多保重,常写信。”小李点点头:“你也多珍重,我记住了,一定会给你写信的。”自此一别,各分东西,全靠鸿雁传书了。李青松到龙泉后,几乎每天给小孙发一封信,介绍学校所在地周边的美丽环境、教授的教学情况、当地的民情风俗,抒发自己的思念之情。他开始是用中文写的,后来改为一份中文,一份英文,这样还可以帮助小孙提高英文水平。大概过了一学期,他从此就完全用英文给小孙写信。小孙也几乎是每天到医院信箱等小李的封。大概一封信路上时间要走一星期,有时要10天。小孙收信后也必回信。小李到龙泉后,曾给小孙买了一对龙凤双剑,并请铸剑作坊的师傅特地在剑上刻上两人的名字,然后装木匣寄给小孙。

到了第二年秋天起,李青松根据学校安排转到遵义去读书。此时,浙江与贵州通讯已不顺畅,有时要二十多天,甚至一个月才能通上一封信。到了1942年,金华沦陷于日寇,双方的通信被迫中断。李青松把小孙的每一封回信在信后写上收到的日期,整理好都保存在皮箱里。后来小李浙大毕业,先后在贵州当地和重庆的中学教书。他很想念小孙,但限于战时,家乡沦陷,失去了联系。小李几乎每天拿出小孙的照片看,对着照片和小孙说话,寄托相思之情。他把小孙的回信几乎每天都要再看,每封都重读过几遍了,有的都能背出来了。由于回不了家乡,李青松才到重庆教书谋生,想不到他竟会遭遇不测之祸,受到如此惨痛的冤枉。

他出狱后,带着赢弱的身体,回到金华养了半年病,就在本地中学担任英文教师。同时他积极寻找小孙的下落。后来在他的亲戚的帮助下,终于知道小孙已到杭州一家医院工作,仍未结婚。有一天,李老师正在家备课,有人来敲门。开门一看,竟然是孙燕,她提着一只皮箱寻上门来了。原来小孙得悉小李已回家乡,马上带着皮箱从杭州赶来看望。两人见面不禁相拥痛哭,互相诉说别后的劫难。小孙打开皮箱,一整箱都是小李寄来的信件,她全部保存着。原来小孙送小李皮箱的同时,觉得皮箱不错,自己也同样的买了一只。小李说话间从书房里也拿出自己的皮箱,取出小孙的回信,点了数目,总计有700多封。小李还拿出自己放钱的小皮夹,给小孙看了保存着的照片。李青松指着照片说:“你那时的大辫子什么时候剪掉的?”小孙回答说:“因工作后,戴护士帽方便些,把辫子剪了。”她同时也从坤包里取出小李的老照片,指着李青松的眼镜说:“你照片里当时没戴眼镜,什么时候戴上眼镜?”小李说:“到龙泉上大学时,晚自修没有电灯,同学们靠桐油灯照明,灯光很暗,把眼睛都弄成近视了。后来,到贵州眼睛近视加深。到重庆教书才配了眼镜。”他们看着各自保存的对方的照片,回忆他们的往事,原来两人的心是互相连着的。

李青松经过申请,调杭州工作。他在小孙的住处,发现他送给小孙的龙泉宝剑还挂在床头。不久,他们两人喜结连理,有情人终成眷属。他们生了一儿一女,后来儿子在杭州一个中学当校长,女儿在一家医院当眼科医生,他们都在杭州安家。

我得知李老师病故的消息后,联系上他的儿子,向他和李老师的其他亲属表示慰问。从里了解到李师母比李老师早两年去世的。他们都活到近90岁。他儿子里说:“父母生前非常恩爱。文革前,他们的工资都很低。以前母亲家经济较困难,但父亲总每月接济我外婆家。母亲知道父亲上班路远,在他生日那天,特地给父亲买了一辆永久牌自行车。父亲一骑用了20来年。这辆自行车是母亲积存了一年的零碎钱才凑起来的。”我在里问李老师的儿子:“你是否知道你爸妈结婚前两皮箱书信的故事?”他儿子说:“当然知道啊。后来两只皮箱分给我和妹妹上学用了。我至今保存着。”我又问:“那两人的信呢?”他儿子说:“父母的信由我保管。父亲生前对两人的信初步作了整理,把每封信件一来一回整理出来,还注上当时写信的地点和背景。对一部分他自己写给母亲的信里的英文译成中文附在后面。但全是用英文写的信件没有来得及翻译。”我在里对李老师儿子说:“你把你爸妈的信保存好,以后争取出版,这是一本很有价值的两地书。”李老师儿子说:“等我空下来,我想把没有翻译的英文信全部翻译出来。先印几十册,送给亲友,纪念父母。等有机会,再正式出版。”我在里赞扬他的孝心,祝他早日实现心愿。

共 407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这篇微型小说叙述了解放前后一对青年恋人的真挚动人的爱情故事。青年教师李小松和护士小孙在抗战期间认识、相恋,失联,直到抗战胜利他们才重逢结合。这期间李小松在国民党统治的重庆遭遇一个冤案,惨遭国民党特务的残酷折磨,但他坚信自己的清白,女友以前的七百封信给了他力量,坚持下来,在老校长帮助下终于出狱,后来回到家乡与女友结婚。故事让读者重见了解放前国民党统治的黑暗,对无辜知识分子的迫害。故事更主要的再现了青年男女对爱情的坚贞执着,不仅在失联时期互相思念对方,结婚后也一直恩爱到老。七百封情书是她们爱情最珍贵的结晶,为后世的青年人留下的最宝贵遗产。这篇故事的原型是真实的,所以特别有生活的真实感,文章语言朴实,故事感人,语句用词十分准确,不失中文教授之严谨风格。好文章,推荐加精阅读。【轻舞:天亮故事】

1楼文友: 15: 6:58 陈老师写作辛苦,佩服老师严谨的文学态度,给我们树立了一个榜样。谢谢赐稿轻舞,祝你身体健康,佳作连连,问候冬安。 平顶山市作协会员,浦江作协会员,金华络作协理事。

2楼文友: 18:4 : 9 诚如在本小说的编者按里所说,这篇故事的原型是真实的。我曾经在一个教师的忆苦思甜会上,听一位语文老师讲述他在解放前在重庆渣滓洞惨遭国民党特务的酷刑,特务诬陷他谋害一个进步教授。而实际是国民党军统特务杀害了那位教授。后来这位语文老师在浙大老校长的营救下,终于被无罪释放。以后他成了我的同事,曾经住在一起,在丽水缙云县给中学语文教师上培训课。我又一次更具体地听了他的冤案经过。我确实感受到解放前国民党统治的腐败和黑暗,也很同情他的不幸遭遇。同时,和这位老师住一起时,他讲了自己的婚恋和家庭生活经历,更感觉到他当时是一位真正忠于爱情的好青年,后来是一位负的好丈夫,在全省语文教学界有知名度的好老师。为了纪念他,我想用小说的形式表达出来。他原来是学英语的,后来教语文也很好。

楼文友: 06:5 :49 生活远比文学要丰富,许多情节出人意外,但又符而在各地高中所举办的国际班合内在的逻辑。文学要用环境描写和真实的细节尽可能还原生活,表现出人物的性格和内心世界。本篇小说里,我在第七段写道: 李青松出狱后,才知自己的老师被害,非常痛心,但也无可奈何。 应该是 李青松出狱后,刚听到老师惨遭被害的消息,大哭起来,他感到剜心之痛。 这才是真实的细节。

丁桂薏芽健脾吃多久
宝宝胀气哭闹
黑龙江治疗白斑病费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