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咸中认为减肥
中医丰胸 2020年03月16日 浏览:3 次
摘要:吴咸中认为,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三支力量应该搞成海陆空协同作战,不能搞魏蜀吴三足鼎立。吴咸中创建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被世界卫生组织公布为“中国在世界领先的五项医药学项目”之一,他因此被誉为我国中西医结合事业的擎旗人。 吴咸中,男,满族,1925年8月出生,天津医科大学、天津市南开医院主任医师、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1951年起即用中医药治疗常见病症,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上世纪60年代初,他建立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的新体系;
上世纪70年代中,他创建了全国第一个中西医结合急腹症研究所;
21世纪初,他被确认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医药)学术传承人;
半个世纪前毛主席曾经提出过一个设想:要把建国以前势不两立、水火不容的中医和西医结合在一起,形成一门新的医学。面对这个前人从未走过的道路,很多人退缩了。但是有这样一位老人,他用近半个世纪的时间,努力在中医和西医之间寻找一条和谐发展之路。
他就是我国中西医结合事业的主要开拓者和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的奠基人、原天津医学院的老院长、今年84岁高龄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咸中。
为兵求勤,为将求锐,为帅求智,为师求贤,是吴咸中为人、治学的准则和成功的秘诀。
满族家庭三兄弟成医学泰斗
20世纪50年代末,吴咸中被誉为天津普通外科 三把刀 之一。他是中外著名医学大家,并和他的兄长吴执中、吴英恺一起被誉为医学界的 北三吴 。
吴咸中于1925年8月28日(农历)生于辽宁省新民县的一个满族家庭,从小受到良好的文化熏陶。他家是满族正黄旗,也是书香之家,祖父是晚清秀才,后来家道中落,以教私塾为业。吴咸中说自己家教甚严,父亲笃信儒学,崇尚礼教,一生都以中庸为原则。父亲为他取名 咸中 ,意为时时处处都要按 中庸之道 行事。
吴咸中在家排行最小,他也和两个哥哥一样立志学医。194 年,吴咸中以优异成绩考取满洲医科大学。1948年,他从沈阳医学院毕业后,在天津中央医院(后改为天津市立总医院)外科开始了从医生涯,从主治医师到副主任、副教授,一干就是17年。1956年, 1岁的吴咸中即被任命为外科副主任,并被称为天津市医务界 三把刀 之一。
值得惊叹的是,吴家兄妹五人,除了三哥学习农业之外,另外四人全部从事医学,并且出了两位院士!吴咸中的大哥吴执中和二哥吴英恺先后毕业于沈阳小河沿医学院(今天的中国医科大学),后又都留学英美,都成为国内外著名的医学家 吴执中是中国近代职业病研究的奠基人与开创者;吴英恺,中国科学院院士,是享誉世界的一代医学泰斗,中国心胸外科奠基人,一手创建了北京阜外医院、安贞医院。吴咸中本人也成为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他开拓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事业使他跻身于中外知名的医学大家行列,并和吴执中、吴英恺一起被誉为医学界的 北三吴 ,皆为中国医学泰斗。
谈到对他影响最大的人,吴咸中说,当数二哥吴英恺。二哥对他的要求严格近乎苛刻,问病史,查病情,做手术,记病历,全部要求他不能有丝毫懈怠。为练习手术技巧,年轻的他甚至被兄长 挤对 得找来茶壶,两只手放到茶壶里去练。他今天之所以还是奋斗在临床一线的医术权威,和当年练下的基本功是密不可分的。
响应号召古方破解急腹症
毛主席的批示影响了吴咸中后半生。20世纪60年代初,吴咸中开拓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成果被称为天津中西医结合研究的 两朵花 之一。
1958年10月11日,毛主席对卫生领域作重要批示: 我看如能在1958年每个省、市、自治区各办一个70~80人的西医离职学习班,以两年为期,则在1960年冬或1961年春,我们就有大约2000名这样的中西结合的高级医生,其中可能出几个高明的理论家。 由此,在全国掀起了一场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的。
为了响应号召,被誉为 神刀 的吴咸中放弃了已见硕果的西医外科,于1959年初,开始学习中医。经过两年半的系统学习,他圆满结束学业,获得了以时任卫生部部长李德全名义颁发的唯一一枚金质奖章和证书。他得到的考核评语是 是学中医而探骊得珠者 。探骊得珠,本意指人入险境而求得珍宝。吴咸中放弃了原来的西医岗位,在一条前途未卜的路上摸索,确实要冒一定的风险。从此,吴咸中开始在中西医结合道路上求索,一生矢志不渝。
20世纪60年代初,吴咸中开拓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成果被称为天津中西医结合研究的 两朵花 之一。他形成和完善了我国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的新体系,在中西医结合治疗腹部疑难急性疾病上取得重要突破,并首倡 以 法 为突破口,抓 法 求 理 的研究思路,促进了中西医结合理论研究的发展,从而形成药物疗法、手术疗法与微创技术三者完美结合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模式。
用中药治疗急腹症这个非手术疗法,具有明显优势,患者不仅恢复得非常快,还能减少术后并发症。广州一名市委书记患结,手术后第6天肚子胀得非常严重。专家意见不一致,有的说是腹膜炎,要马上做手术,有的说要做人工。只有吴咸中说: 这个病人不是,是手术吻合口有露的地方,肠子里的气跑到腹腔而致气腹,但没有腹膜炎。把这个气穿出来,随后就按照溃疡病穿孔的治疗方法,可避免手术就能把病治好。 其他专家半信半疑。结果给病人做穿刺,气一下就出来了,肚子马上消胀了,再按溃疡病穿孔治疗方法施行针灸,几天后病人果然痊愈了。
吴咸中的灵丹妙药是活用《伤寒论》中的通里攻下法,通里攻下就是调整肠道蠕动,促进排泄。在西医精确诊断的基础上,用中药治疗单纯性的肠梗阻、阑尾炎、溃疡穿孔等,百分之七八十的患者都可以免受开刀之苦。而急腹症一经诊断立即手术,这以往都是写进教科书中的金科玉律。吴咸中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了中医只是慢郎中、只能治慢性病的传统观念。
吴咸中从1961年开始研究急腹症,他不仅用现代医学解释了2000年前《伤寒论》中的古方,还用它破解了西医很难攻克的疑难重症。1964年吴咸中调任天津市南开医院院长兼外科主任,创建了全国第一个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基地。
从1971年春至1976年,吴咸中先后举办了11期全国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学习班,为全国培养了上千名技术骨干。1972年吴咸中主编的第一部专著《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出版。197 年他主持出版了《急腹症通讯》,用以推广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经验。1975年5月,他创办了天津市中西医结合急腹症研究所。
起死回生他最崇敬周总理
是周总理把关了四年多 牛棚 的吴咸中请到北京接见,是周总理力挽狂澜使濒临绝境的中西医结合起死回生。吴咸中作为唯一的中西医结合专业医生,守候于周总理生命的最后时刻。
在吴咸中家中最醒目的位置,摆放着一张极为珍贵的照片,那是1976年周总理医疗组成员向总理告别的场面。医疗组里,吴咸中是唯一一个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医生。
总理是我最崇敬的人,能够为他治病,也是我一辈子的荣耀。 吴咸中眼眶中泪光闪动 尽管已经时隔 0多年,但吴咸中总觉得周总理还在自己身边。
吴咸中和总理的交往,始于1971年。当时,正值任南开医院当院长的吴咸中在 文革 中被关 牛棚 几年之后,突然接到了一个让他兴奋不已的消息,他被树为全国的中西医结合典型,参加全国第一次中西医结合工作会议。会上,周总理把吴咸中叫到主席台,坐在他的身边,总理向他询问了治疗急腹症的经验。
总理问吴咸中: 你们能治哪几种病,胰腺炎你们治过没有?你会不会开方子? 吴咸中自信地说: 会开 。总理又问: 你们推广得怎么样? 他说: 有推广,但是推广得还不够。 总理说: 那不是你们保守,是还没有实行推广。 是周总理力挽狂澜,使濒临绝境的中西医结合事业起死回生。吴咸中永远记得总理对他的勉励和嘱托,并以此作为开拓中西医结合事业的永恒动力。
但是让吴咸中没想到的是,5年后自己竟能用中西医结合疗法为总理减轻病痛。 我是在总理生命的最后时刻被叫到北京的 ,当天晚上,总理已多日未便,吴咸中开了一张方子,疗效很好。第二天,邓小平来看总理,邓颖超高兴地对邓小平说,吴大夫给开的这个药通里攻下,大便通了。邓小平对吴咸中等专家说: 你们用通里攻下,这个很好,这个经验应当总结总结。 在周总理生命的最后18天里,就是用这个办法来维持 讲到这里的时候,两行清泪已经顺着吴老的脸颊无声滑落。
总理去世后,邓颖超专门寄给吴咸中一些照片作为留念。在他的书房里,悬挂着一张周总理的照片。 每当仰望周总理慈祥的面容,都会想起周总理对中西医结合事业的肯定和鼓励,心中增添无穷的力量。 吴咸中激动地说。
三支力量 海陆空 协同作战
为了调查中西医结合的现状,从1982年到198 年,吴咸中带头组织调研组走访了全国十几个省市的数十家中西医结合机构,就中西医结合的必要性、可行性、西学中队伍与中西医结合机构的现状等写了一份详细的调研报告。
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肠燥便秘,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肠燥便秘。
昆明治疗白癜风医院鄂州治疗妇科方法新疆治疗妇科医院
心律失常与心律不齐的治疗退行性骨关节病治疗药物
感冒鼻窦炎症状

- 上一篇: 晚饭后肚子疼是怎么回事减肥
- 下一篇 百香果服用之后可以起到提神醒脑以及活血强减肥
-
罗斯复出185关键21救主公牛擒爵士险遭
2020-07-10
-
真头痛如何用针灸治疗
2019-07-12
-
貒膏的功效与作用
2019-07-07
-
减肥中怎样减轻饥饿感
2019-07-06
-
木本猪毛菜的功效与作用
2019-07-06
-
没药治病有好验方
2019-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