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诊断

芍药(白芍)

中医诊断  2019年08月06日  浏览:8 次

摘要:【古方选录】《伤寒论》芍药甘草汤:芍药、甘草(炙)各四两。用法:水煎,分温再服。主治:诸拘急腹痛等。

【古籍原文】味苦,平。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癥瘕,止痛,利小便,益气。一名白木。生川谷及丘陵。

【原植物】为芍药科植物芍药PaeonialactifloraPall.的根。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50~80cm。根肥大,圆柱形或略呈纺锤形。茎直立,光滑无毛。叶互生,具长柄,2回三出复叶,小叶片椭圆形至披针形,先端尖,基部楔形,全缘;叶缘具极细乳突,上面深绿色,下面淡绿色;叶基部常有红色。花甚大,单生于花茎的分支顶端,每花茎有2~5朵花;萼片 ,叶状;花瓣10片或更多,倒卵形,白色、粉红或红色;雄蕊多数,花药黄色;心皮 ~5枚,分离。蓇葖果 ~5枚。

【性味功效】苦、酸,微寒。养血调经,柔肝止痛,敛阴止汗,平抑肝阳。

【古方选录】《伤寒论》芍药甘草汤:芍药、甘草(炙)各四两。用法:水煎,分温再服。主治:诸拘急腹痛等。

【用法用量】煎服,6~15g;或入丸散。

【使用注意】 十八反 中反藜芦,不宜同用。

【现代研究】化学研究显示含芍药苷,羟基芍药苷,苯甲酰芍药苷,苯甲酰羟基芍药苷,白芍药苷和鞣质,挥发油,胡萝卜苷,蔗糖等。药理研究显示有镇痛,调节免疫功能,抗炎,扩张冠状动脉,,抗血小板聚集,保肝,解毒,抗,抗诱变和抗菌等作用。现代临床用于治疗头痛,胸痛,痢疾,,腓肠肌痉挛,习惯性便秘,,,肌肉痉挛综合征和胃、十二指肠溃疡等。

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治胸腹胁肋疼痛,泻痢腹痛,自汗盗汗,阴虚发热,月经不调,崩漏,带下。

乳腺癌饮食建议和食疗菜谱

生物谷灯盏花企业如何

小便桶去除异味的方法

夜尿增多怎么调理

小便桶去除异味的方法

尿路结石排石方法

长春最好的牛皮癣医院
北京好的治疗白癜风专科医院
武汉尖锐湿疣最好的专科医院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