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是中医的特色疗法之一
中医诊断 2020年02月10日 浏览:2 次
后如果有不良反应要停止艾灸,根据不同的反应进行调理,下述介绍的21种反应已经很全面了,大家不妨按照症状,进行治疗和调理。
1、灸时全身或半身出汗。属多虚多寒,属邪毒外排的现象,2-5次施灸后可缓解。
2、灸时痒。多为风、为虚、为湿。
、灸时身体抖动。多为肝经问题,属经络不畅达的原因。
4、灸时腿、肩颈、脚等冒风或冒凉气。为寒气或风气外排的过程。
5、灸时热量可达腹内或下肢。多为虚寒体质,为好转的表现。
6、灸后有水泡。古称灸花,为湿气或其它毒素外排的表现。小的无需处理,大的需在严格无菌操作下将浓液引流减压,注意消毒包扎避免感染。
7、灸后局部起红疹。多在灸完2- 天后出现,多数属湿气外排的好转反应。
8、灸后伤口处发痒、发红、发肿、化脓。属伤口处有湿热(或寒湿)外排现象,属好转反应。
9、灸后膝盖处有向外冒风感或发麻感,属风邪外排(或湿气)外排现象。
10、灸后不热,没有感觉。多为身体经络瘀阻不通,或身体非常好的表现。
11、灸后经络通畅,激发了身体 真实 的情况。
12、灸后腹泻。属于排毒的反应,并无没力气的表现。
1 、灸后便秘,多为气血虚或体内有热而产生,灸后可多喝温水可缓解。
14、灸后腰酸腰痛。属于 气冲病灶 的反应,气血打通郁结点,本来没有感觉,现在反而有了感觉,多为身体有陈旧性损伤。
15、灸后头晕、。多为气血充足,上冲于头部的反应。
16、灸后量过多或月经量过少。多为肝、脾、肾虚症不能固摄所致,灸后气血运行加快,会出现短暂的月经紊乱,随着灸疗过程身体脏腑功能增强,此症状消失;另外一种原因属体内排毒的反应。
17、灸后月经延迟和。属经络调整的过程,属好转反应,不影响下个月经周期。
18、灸后月经淋漓不断,多为有妇科炎症,建议去正规医院诊断治疗。
19、灸疗时部分会有疼痛和蚁行感。疼痛属化瘀散结的过程,蚁行感为气血运行邪毒外排的过程。
20、子宫肌瘤是否可灸,体寒可灸,体热禁灸,一般肌瘤直径超过62.5px不建议施灸。身体疾病需在医师指导下进行调理。
21、口渴,有些人在艾灸之后会口渴,这是正常的。这是因为艾灸时候体内新陈代谢加速所致。艾灸后可以适量多喝红糖水或者是温水,更有助于身体毒素的排除,注意不要喝菊花茶等寒凉性质的饮料,否则会影响艾灸的效果。
温通经脉、驱散寒邪、行气活血,消瘀散结、温补益气,回阳固脱、预防病痛,保健强身。
潍坊治疗癫痫病医院枣庄治疗癫痫病费用希爱力能治疗前列腺增生吗
- 上一篇: 接近年末
- 下一篇 抹茶是用天然石磨碾磨成超微粉状的覆盖的蒸
-
过山消的功效与作用
2019-07-15
-
2018年第十届中国玉林中医药博览会举行
2019-07-13
-
女士养颜的四大穴位按摩效果好
2019-07-12
-
我在云南过春节新年近普洱江城叫你去吃杀猪
2019-07-07
-
紫弹树的功效与作用
2019-07-07
-
山西紧抓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
2019-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