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寒易除一湿难去学学祛湿8大食疗法
偏方秘方 2019年12月31日 浏览:4 次
摘要:有句古话叫:“千寒易除,一湿难去。”湿与寒在一起叫寒湿,与热在一起叫湿热,与风在一起叫风湿,与暑在一起就是暑湿。湿邪不去,吃再多的补品和药品都如同隔靴搔痒,隔山打牛。生活中很多人患上了脂肪肝、哮喘、高血压、心脑血管等疾病,甚至恶性肿瘤,其实这些病都跟湿邪、痰湿有关。 人体的病大多来源于身体内的湿气,那么怎样祛除人身体内的湿气呢?
一、怎样判断自己身体有湿气?
1、头发爱出油
2、面部油亮
、睡觉留口水(湿气饱和自行流出)
4、排便粘稠(不易冲掉)且多便。
5、小
6.耳内湿(耳禅湿)
7、 潮湿
8、小腿肿胀。
二、湿的存在有三个因素
1、因为吃了过多的油腻物,消化不了,堆积成湿;
2、虽然没多吃,但本身消化能力不足,吃一点儿就腻住了,也会成湿;
、还有就是环境、季节因素的影响,比如四川多湿,那里的人不吃辣椒就会不舒服。比如夏天,很多人体内都会有湿,身体会变得很重、很懒。
这三种症状归根结底都和脾气有关, 湿重 是标, 脾气虚 是本。
三、承山穴是祛湿大穴
微微施力踮起脚尖,小腿后侧肌肉浮起的尾端即为承山穴。
承山穴是祛除人体湿气的最好穴位,其效果跟薏米红豆粥有异曲同工之妙。这是为什么呢?承山穴在足太阳膀胱经上,膀胱经主人体一身之阳气。承山穴一方面是全身承受压力最多筋、骨、肉的集结之处,另一方面又是人体阳气最盛的经脉的枢纽,所以,它能通过振奋太阳膀胱经的阳气,排出人体湿气。
每天早上起床时,将两腿伸到床外,让承山穴正好搁在床沿上,两腿左右摆动,以按摩承山穴。
按承山穴,都会有明显酸胀痛感,这是因为体内有湿的缘故;按揉承山一段时间后,会感觉身上微微发热,这是膀胱经上的阳气在起作用,身上的湿邪,正随着微微升高的体温向外逃逸。
四、祛湿的8大食疗法
1、喝薏米红豆粥:
薏米,在中药里称 薏苡仁 ,《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它可以治湿痹,利肠胃,消水肿,健赤小豆,是红色的,红色入心,因此它还能补心养血,古籍里记载它 久服令人瘦 ,就是说经常吃赤小豆还有减肥的作用。也有明显的利水、消肿、胃之功效。现代人精神压力大,心气虚;饮食不节,运动量少,湿盛。既要祛湿,又要补心,还要健,非薏米和赤小豆莫属。将其熬成粥,意在使其有效成分充分为人体吸收,同时不给脾胃造成多大负担。
2、健脾祛湿汤(2~ 人分量)
材料:淮山(干品)10克,土茯苓10克,溪黄草10克,猪胰(猪横月利) 00克,清水适量。
做法:淮山、土茯苓、溪黄草、猪横月利洗净一同放进砂煲中,加适量清水煲开,然后转小火煲1小时即可饮用。
适合脾胃差者饮用。
、和中化湿汤( ~4人分量)
材料:木棉花 0克,鸡蛋花 0克,槐花 0克,薏米 0克,瘦肉100克,炒扁豆 0克,陈皮或砂仁12克。
做法:木棉花、鸡蛋花、槐花、薏米、瘦肉、炒扁豆、陈皮或砂仁洗净一同放入砂煲中,加清水适量,用大火煲开,再转小火煲1小时即可。适合湿热脾虚者饮用。
4、清热祛湿汤(2~ 人分量)
材料:土伏苓250克,粉葛250克,赤小豆50克,扁豆50克,陈皮半个,水8碗。
做法:土伏苓去皮切段,粉葛去皮切块,将材料放入煲内,水滚转慢火煲 小时即可。
适合去骨火,去湿,清热毒。
5、鹌鹑祛湿汤(2~ 人分量)
材料:鹌鹑4只,薏米、百合各50克,姜 片。
做法:鹌鹑、薏米、百合、姜一同放入砂锅中,加清水适量煲1个半小时即可。适合清热祛湿,润肺化痰。
6、横月利祛湿汤(2~ 人分量)材料:猪横月利250克,夏枯草、棉茵陈各10克,生姜2片。做法:把猪横月利先飞水去腥备用;将夏枯草、棉茵陈及生姜和猪横月利一同放入砂煲中,加适量清水,先用大火烧开,然后转小火煲1个半小时即可食用。
该汤不但清热去湿,去肝热,对糖尿病人还有食疗功效。
7、草龟祛湿汤( ~5人分量)
材料:草龟500克,猪肉200克,新鲜土伏苓250克,红枣6个。
做法:把草龟、猪肉、土伏苓红枣一起放到砂煲内熬 至4个小时即可。有清热去湿及解毒功能。
8、黄瓜祛湿汤
材料:老黄瓜800克(去核囊)陈皮25克,粳米25克,鸭肾2个,清水适量。
做法:老黄瓜去核囊、切大块,陈皮略浸泡、刮囊、洗净,鸭肾洗净、飞水、切片,粳米淘洗干净。砂锅加清水,放入老黄瓜、陈皮、粳米、鸭肾,先猛火煲开,然后转小火煲2小时即可调味饮用。
有清热解之效,适应烦热,咽喉痛,小便赤热等症。
五、祛湿食材
1、花旗参:吃得过多生冷食物,引致脾虚,可喝花旗参茶,具健脾益胃之效。
2、荷叶:取自荷花之新鲜叶片,晒干使用。除了去湿利尿的作用外,亦有开胃消食之功效。
、白术:乃菊科植物,其根部用作食疗。具健胃强身和对四肢乏力及等具疗效。
4、土茯苓:土茯苓乃白合科植物,其根入药。具促进体内水分流动之功效,利尿并具安神之效。
5、薏仁:即薏米,主理去湿,亦具消除水肿及有益肠胃等功效,其利尿功效强。
6、木棉花:具除湿毒及清热功能。
7、茅根:即白茅的根部,是利尿去湿之好材料。
清热解毒,祛湿止带。用于霉菌性 炎,滴虫性 炎症见带下量多,色黄,阴痒等。
薏芽健脾凝胶吃多久宝宝积食食疗方法
宝宝积食拉肚子的症状

- 上一篇: 胖人怎么防止大腿摩擦
- 下一篇 辣肉松面包的做法
-
[p]4月20日海南楼市签70套 仅三亚提供成交数据[-p]
2020-07-10
-
幸福快乐壳牌喜力F上海站次回合乔丹依依不舍
2020-06-20
-
蝉翼藤的功效与作用
2019-07-16
-
木通的栽培技术
2019-07-13
-
按摩治疗儿童遗尿症
2019-07-13
-
中医药浴是很好的养生保健方
2019-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