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药膳食疗

中药大全野香茅的功效与作用0

药膳食疗  2019年08月19日  浏览:6 次

  摘要:野香茅【功能主治】止咳平喘;祛风除湿;通经止痛;止泻。主急性支气管炎;支气管炎哮喘;风湿性关节炎;头痛;跌打损伤;心胃气痛;腹痛;水泻

  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橘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ymbopogongoeringii(Steud.)mus[AndropogongoeringiiSteud.]

  采收和储藏:夏、秋两季,于阴天或早晨采割全草,晾干。

  【原形态】橘草,多年生草本。根须状。秆较细弱,直立,无毛,高cm;节被白粉色微小毛茸。叶鞘无毛,下部者均短于节间;叶舌先端钝圆,长.5mm,无毛;叶片线形,长cm,宽 -4mm,无毛,扁平。假圆锥花序稀疏,狭窄,长18- ;总状花序孪生,带紫色,长cm,具节,成熟后极叉开或向后叉开,其下托以长mm的佛炮苞,穗轴节间长 - .5mm;边缘被长mm的白色柔毛,无柄小穗长圆状披针形,长mm,基盘具长约0.5mm的微毛;第1颖先端尖或稍钝,具2脊,脊上部具狭翼,背部扁平,脊间具 -4脉,第2颖舟形,先端尖,边缘具狭膜质并生小纤毛,脊上具狭翼;第1外稃较颖短1/4,狭窄渐尖,具2脊,边缘具小纤毛;第2外稃极狭,较颖短1/ ,先端具1-.5mm长的2裂齿,齿间伸出1芒,长mm,中部膝曲,无内稃;雄蕊 ,花药长.5mm;有柄小穗长mm,其柄具1- mm的白色柔毛。花、果期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山坡草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北、华东、华南、西南各地。

  【性状】性状鉴别全草长可达1m左右,秆丛生,较细软,无毛。叶片条形,长约25cm,宽 -4mm,两面无毛,有白粉;圳鞘基部破裂反卷,内面红棕色。全体有香气。

  【性味】辛;温

  【功能主治】止咳平喘;祛风除湿;通经止痛;止泻。主急性支气管炎;支气管炎;风湿性;头痛;跌打损伤;心胃气痛;腹痛;水泻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 g。外用:适量,煎水洗。

  【附方】①治急、慢性支气管炎:野香茅重蒸馏液(每2毫升含生药4克)每日两次,每次注射2~4毫升。②治老年慢性气管炎:野香茅一至二两,松果一两,鱼腥草一至二两。煎服。③治心胃气痛:野香茅一至二两。水煎服。④治腹痛:野香茅油一至二钱。开水冲服。⑤治水泻:野香茅一两,炒米一两。水煎服。⑥治风肿:野香茅半斤。煎水洗。

  【摘录】《中华本草》

  (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舒肝理气,散郁调经。用于肝气不舒的两胁疼痛,胸腹胀闷,月经不调,头痛目眩,心烦意乱,口苦咽干,以及肝郁气滞所致的面部黧黑斑(黄褐斑)。

小孩流鼻血是怎么回事
调理小儿脾胃虚弱的药
宝宝最近不爱吃饭怎么办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