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药膳食疗

平肝息风

药膳食疗  2020年01月08日  浏览:4 次

摘要:平肝息风,解热镇痉,拔毒消肿。用于高血压病,中风,小儿高热,惊厥,疟疾,泌尿道感染,竹木刺、异物入肉不出,骨折;外用治中耳炎,痈疮,无名肿毒。

地牯牛

地牯牛,名。为蚁蛉科动物黄足蚁蛉的幼虫。分布于华南及台湾、四川等地。具有通淋,截疟,软坚消症,拔毒去腐之功效。常用于砂淋,疟疾,疟母,腹腔症块,瘰疬结核,阴疽久溃不敛。

地牯牛简介

药材名:地牯牛

拼音:D GǔNi

别名:倒推车、倒退牛、地股牛、山老牛、蚁狮、蚁地狱、地拱、沙虱、沙挼子、摇摇锅、砂牛、倒后虫、退退窝窝、啊喽喽

来源:脉翅目蛟蜻蛉科昆虫中华东蚁蛉幼虫蚁狮的活体或干燥全体。春秋二季从砂土中刨出,新瓦焙干或鲜用。

性状:虫体呈圭黄色及污褐色,多为半透明的躯壳,内脏部分极少,体上有黑褐色的花纹。

性味:味辛;咸;性平;有毒

归经: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

禁忌:尚不明确

地牯牛的功效

平肝息风,解热镇痉,拔毒消肿。用于高血压病,中风,小儿高热,,疟疾,道感染,竹木刺、异物入肉不出,;外用治中耳炎,痈疮,无名肿毒。

地牯牛的用法

内服:1~2分。外用适量,焙干研粉敷患处。--《全国中草药汇编》

内服:煎汤,0.5~1钱;或入散剂。--《中药大辞典》

外用:研末撒或捣烂敷。--《中药大辞典》

内服:研末,1.g(或 -10只)。--《中华本草》

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撒。--《中华本草》

地牯牛附方

注意:以下配方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1、治疟疾

地枯牛十一个。兑酒吞服,在发疟疾前半小时服一次。慢性疟疾,得服一星期。

2、治小儿疟疾

地枯牛七个。炒香为末,开水吞下。

、治疔毒

地枯牛七个。以六个捣绒敷疔顶,另一个不捣放疔头上,用布包好。(①方以下出《贵州省中医验方秘方》)

4、治瘰疬破烂

沙谷牛合硼砂、冰片少许,捶烂敷疮,用膏药盖之。(《生草药性备要》)

5、治竹木刺及铁沙入肉不出

地枯牛配南瓜瓤敷患处。(《四川中药志》)

温馨提示:用药需谨慎,请遵医嘱!

清热解毒,活血消肿。多用于治疗疖疔痛发、有头疽之初期或化脓期等病。

瘦身减肥方法瘦肚子
小孩发烧手脚冰凉怎么回事
勃起功能障碍怎么恢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