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药膳食疗

古今“神医”制造追溯之:张仲景

药膳食疗  2019年07月11日  浏览:9 次

摘要:张仲景之所以也有那么多传奇故事,只因为《伤寒杂病论》太伟大了,人们对他高山仰止,所以不惜编假故事夸他。

农历正月十八是医圣张仲景诞辰日,拿起手机就可身历其境般完成上香、许愿。随时关注仲景健康微信公众号,届时为家人、亲朋好友祈福健康!活动时间:2月1 日 14日

张仲景是天下中医公认的 医圣 。 医圣 的地位至高无上,非 神医 可比。 神医 是靠传奇故事制造出来的,而 医圣 靠传世的医术获得天下景仰。

可是,张仲景也有许多传奇故事,仅择其三于下:

其一,张仲景进桐柏山采药,遇一老者求诊。张仲景号了脉,问: 你怎么是兽脉呢? 老者以实相告: 我乃桐柏老猿。 张仲景取出随身携带的药丸给了他,服下即愈。老猿感恩,扛了一块木头给张仲景送去,说: 这是一块万年桐木。 桐木宜制琴,张仲景亲手制造两架,一架取名 古猿 ,一架取名 万年 ,皆为传世名琴。这个故事记载于《古琴疏》。这是一本音乐史著作,所记此事肯定是假的。

其二,张仲景见到20岁的王粲,预言王粲20年后眉毛会脱落,之后半年会死掉,但吃他的药可防,当即给了药。王粲听了不高兴,没吃他的药。过几天二人又见面,张仲景问药吃了没有,王粲应付他说吃了。王粲后来成为曹操的亲近谋士,亦有文名,是 建安七子 之一。果如张仲景预言,王粲40周岁时眉毛脱落,又过187天就死了。此事记载于西晋隐士皇甫谧写的《甲乙经》的序言中。书名中的 甲乙 代表顺序,没有实际意义。此书为针灸经典,但其序言中记载的张仲景料生、料死、料病是不可信的。

其三,说张仲景给南阳知府未婚先孕的女儿看病 这故事不用介绍了,肯定是后世杜撰的,因为东汉的行政区划为州、郡、县,没有府,宋代才有府。

张仲景之所以也有那么多传奇故事,只因为《伤寒杂病论》太伟大了,人们对他高山仰止,所以不惜编假故事夸他。

《伤寒杂病论》中的 伤寒 、 杂病 ,古今医学家都是用中医术语解释,可是越解释越让人看不懂。我今用大白话解释: 伤寒 是指外感风寒而引起的发热的病,进而包括各种外在原因引起的发热的病,其中包括; 杂病 是指内在原因如情绪、饮食、等引起的病,以及腑脏之病。

《伤寒杂病论》的序言中有真故事。张仲景说他的家族有二百余户,建安(汉献帝年间)元年以后十年,死了2/ ,死者中7/10死于伤寒。这是他的家族的不幸吗?这其实只是一个样本,当时疫病流行,死人无数,不分贵贱,前面说的王粲就是得传染病死的。疫病为什么流行呢?这与政治有关。建安元年往前再推十几年,正是黄巾起义,天下大乱,陈尸遍野,必然引发疫病,故有 大乱之后必有大疫 之说。

从黄巾起义再往前推几十年,暴发过多次瘟疫,却是因 大饥 而引起。 大饥 固然因自然灾害,但是失去土地的农民则最先饿死。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土地兼并,贫富悬殊。疫病催生, 建安三神医 华佗、董奉、张仲景万世不朽。建安以后,镇压黄巾起义的军阀们拥兵自重,割据一方,互相征伐,最后形成三国鼎立。三国之时,全国人口只有800多万,而在百年之前全国有5000多万人口。可见死了多少人。

张仲景在世时并不著名,所以《后汉书》没有他的传。他写的《伤寒杂病论》也差点失传。因为是写在竹简上的,所以不容易传播,却容易散失。虽然蔡伦发明造纸已有百年,但从东汉到晋仍未普及开来。仅仅过了几十年,西晋太医令(宫廷医院院长)王叔和要整理《伤寒杂病论》时,只好到民间去收集散落的残简,多危险呀!但总算收集齐全。可是不知为什么,王叔和将伤寒部分编成《伤寒论》,将杂病部分编成《金匮要略》,虽然一分为二,但终于传世,所以他功不可没。

到了唐代,张仲景终于有了传记,但是不是在官修正史里,而是在民间撰写的《名医传》里,不过,这是中国第一部医学史专著,现在的学者很重视。可是,《名医传》说张仲景当过长沙太守,学者们至今仍在为此争论。

到了北宋,朝廷在整理史籍的编修院之下设立校正医书局,专门整理出版医书,《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才大量印刷发行。范仲淹曾分管过这个部门。

到了金代(淮河以南为南宋),始有医家称张仲景为 亚圣 ,而 医圣 是商代的伊尹。伊尹还是 厨圣 。《史记》说他给商汤做饭做得好,《资治通鉴》说他最早把材熬成汤给病人喝。其实,伊尹的成就是治国,做饭、熬汤药都是附会,现在没人信。

到了明代万历年间,有个著名医家称张仲景为 医圣 ,立即得到天下医生的响应。一直叫到现在。

 

滋阴,养血,补心安神。用于心阴不足,心悸健忘,失眠多梦,大便干燥。

四磨汤治疗术后排气

孕妇可以吃维生素D滴剂吗

弥勒灯盏花药业产品

st压低是心肌缺血吗
心绞痛发生的原因
高血压与脑中风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