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美容

藩国宋绍熙戊午四年

中医美容  2020年07月14日  浏览:2 次

宋绍熙戊午四年,(1198年)官至武功大夫的贵州刺史祝可久,荣归故里,回乡省亲时与小弟可大一起,在家乡铅山县石塘镇,经过多方筹措,投入资金,时为期三个月就建立起了乡校。称谓“六斋”,以此培育当地乡族子弟。其六斋为:诚斋、深斋、醇斋、畏斋、定斋、应斋。该六斋乡校是为铅山县有史以后,在县志记载了最早的第一所乡校。

祝氏在石塘是名门望族,加上祝可久官居刺史,这次衣锦还乡好不风光。早年有一富翁曾氏,他扶贫济困、乐善好施,先后在石塘建有三座祠堂。按照民间风俗习惯,祠堂修谱必须三十年一小修,六十年一大修。这次修谱,正是时逢六十年一大修的隆重之日。依据惯例重修家谱,一般都要认真物色当地社会名流或达官贵人,请求来为修家谱作序和捧场。

这天一早,祝可久来到祠堂,心情很是愉快,因为修谱所需要的一切,已经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而此时,在他心中还没有想到最佳人选为此次修谱提写序文的人,眼看着修谱时日无多,故而又焦急起来。他在堂上慢腾腾踱着方步,手拿拆扇轻敲自己的头部,陷入沉思之中。突如其来想到了离本地(元朝石塘又称为十二都)不远处的十一都第五保居住的辛弃疾。想他过去在各地任职期间,为朝廷立下显赫战功,文才武略得到官场上下有识之士一致赞赏,就连经常往来于福建闽北、鹅湖书院等地的理学家、教育家朱熹都十分佩服辛弃疾的文武全才。

于是,祝可久在秋高气爽、阳光明媚、菊桂飘香的这天上午,乘坐一顶蓝屏小轿,带着随从过了十一都村后,又改乘渡船过了石塘河,一行人匆匆忙忙前往第五保的“大夫第”宫馆去拜访辛阁老(当地人对辛弃疾的尊称)。辛弃疾听到家人通报,早已站立在宫馆门口迎接,双方施礼寒喧之后,迎进馆内,宾主过庭堂时,辛弃当我到时疾对祝可久看了又看,心想,虽然早有耳闻,今日相见果然气宇不凡谈吐得体,有似曾相识之感,他们谈笑风生。祝可久内心深处,也有相见恨晚之感油然而生,进入宫馆内堂入坐。家人即刻送上香茗,品茶闲聊之后,辛弃疾微笑道:“闻兄台回乡省亲,创办乡校,实乃乡民子弟之福,敬佩之至!”祝可久忙施礼说:“忙里偷闲,省亲时光有限,今日荣幸拜见阁老,真乃三生有幸!”辛弃疾眯眼呵呵一笑道:“兄台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如有事不妨直说。”祝可久站起身再次施礼说:“恰巧今年喜逢60年一遇重修家谱,我谨代表祝家全族,敬请期待阁老为修族谱作序,此举不知当否?”辛弃疾也起身手抚胡须点头应道:“此类写序小事还需兄台亲临,只要知会一声,无不尽力而为。”祝可久一听喜出望外,再三施礼道谢告辞,辛弃疾送到大门口目送着他乘轿子而去。

到了祝家修谱这天上午,辛弃疾就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祝府,这一举动让祝可久兄弟俩受宠若惊。他们一边不停地责怪自己怠慢了阁老,一边左右陪伴着辛弃疾来到了祝氏宗祠。里面有族长、长老出迎辛弃疾,祠堂内置办的十分整洁喜庆,人来人往,非常热闹,大家喜气洋洋,全体祝氏族人齐聚宗祠,隆重举行大修族谱仪式。及时掌握项目、技术等各类信息。做足 溢出效应 文章

辛弃疾受祝氏家族热情邀请,尤其是贵州刺史可久,专程至宫馆相请,盛情难却之下。辛弃疾在查看过老族谱和询问了族长等人之后,序文已然成竹在胸,只见他稍微沉吟铺纸提笔疾书:《原序》古昔天下分为九州,唐虞以降,九州之内,无族谱者则不得为大族,显姓鹅湖石塘祝氏肇自祝融,盖因封以为姓龙骧将军冀州刺史僧勃,是以为显姓焉夫谱,所以辨亲疏也……以为文献之徴,今修之谱牒,实有以使愚不肖而为贤智矣,可久之有功于斯,时有功于后世何如哉,可久淳厚雅饬而粹于经学,授贵州刺史,晔然有善政焉,故书以复云。绍熙戊午岁月日。吉龙图侍制湖北安抚使兼兵部侍郎辛弃疾谨书。

辛弃疾为祝氏族谱作序趣事,一时成为铅山民众茶余饭后的美谈。

共 1480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笔尖】辛弃疾修谱作序趣闻(杂文随笔),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 日),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中国南宋豪放派词人,人称词中之龙,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少年抗金归宋,他的作品充满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本文取材于一段修谱作序的小事,以小见大,表达了辛弃疾为人谦虚内敛的品德,以及官至武功大夫的贵州刺史祝可久敬慕才华的胸襟。一篇鲜为人知的历史故事,让我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欣赏学习了!【 江冰】

1楼文友:- 0 21:28:59 拜读鲜为人知的历史故事,欣赏学习了!

2楼文友:- 1 08:59:12 时有功于后世何如哉,可久淳厚雅饬而粹于经学,授贵州刺史,晔然有善政焉,故书以复云。绍熙戊午岁月日。吉龙图侍制湖北安抚使兼兵部侍郎辛弃疾谨书。欣赏佳作。问好学习!

咸宁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好
西施兰夏露药理作用
四个月宝宝腹泻10招康复快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