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格化管理的发展困境与提升路径
中医美容 2020年07月01日 浏览:2 次
社区格化管理的发展困境与提升路径
李翠芳
如今,社区格化管理模式已经成为全国各地基层管理的重要模式,并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然而,目前格化管理仍然存在专业队伍不足、信息平台滞后、财政投入不够、制度不够完善、社区居民参与度低等问题。应该进一步完善格化管理模式,创新格化管理机制。
建立专业化管理队伍
目前基层格化管理队伍主体力量是高校志愿者、社区退休人员和社区机构代表。这类人群存在的问题是:高校志愿者由于在校学习、毕业等原因,时间上无法充分保证,管理队伍也不够稳定;社区退休人员虽然时间有保障,参与激情较高,但身体健康状况无法保证、专业知识不足;由于是额外指派的工作,部分管理团队代表对此热情不高;志愿者队伍虽然经过培训,但专业化程度不足。
因此,格化管理应该加大专业队伍的建设。一是要形成相对稳定的队伍,如每年可以向高校毕业生群体招聘格化管理工作人员,尤其是曾作为志愿者的高校毕业生,可以通过相关机制开辟直聘通道;引进专业的社工,既能减轻社区的工作量,又能提高社区服务的专业化水平。二是提高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如加强管理人员的法律法规、区情区貌、社会服务、专业领域等知识的学习;编写社区管理知识手册,条件成熟的时候要组织专家和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编写相关教材等。三是吸引专业化的人才,社区的格化管理系统平时的维护和运营需要专业人员,这样才能保证整个系统的稳定运行。
完善信息化平台建设
社区格化管理一大特点就是将现代科技信息技术与社区管理相结合,通过信息化平台对社区各类资源进行整合,从而实现共享。目前,大多数社区的信息反馈与处理方式仍然局限于传统的信息平台,只是单纯的信息收集、整理,不能适应当前管理体系的技术升级和络与新媒体技术的发展。
因此,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应该加强信息化平台建设。一方面,购买或开发专业管理软件,建立现代化的信息管理系统。如北京市顺义区、东城区等就使用了较为先进的普巴社区格化管理职能系统。同时,也可以委托相关高校开发符合本区格化管理的专业软件。另一方面,加强新媒体平台建设,推动格管理向“互联+”转型升级。当前微博、和移动APP已经成为政务工作常用的信息平台。许多政务信息平台不仅具有信息传播功能,而且具有医院挂号、养老服务、公积金查询、交通违章处理、公交车查询等功能。社区格化管理可以借鉴相关部门、行业和系统的信息化建设成果,开发相关产品。
建立社区财政支持系统
社区格化管理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不仅包括购置办公硬件、相关设备、软件、建设络等,还包括后期设备维护、人员培训、活动经费、雇佣人员工资等。目前,社区建设和管理的资金来源分为三个方面:政府的投入;社区驻地的企事业单位、民间组织、私营业主的赞助与支持;社区自身组织的服务性事业的自筹收入。其中,政府的财政拨款是资金的主要来源。但是,社区基本没有独立的财政权,自身筹资的能力也很有限,缺乏有效的筹资渠道和机制。
因此,要想从根本上完善社区格化建设所需的资金问题,需要使资金的投入方式多元化。一是政府应该加大对基层社区的经费投入,以社区服务工作绩效考核作为经费投入标准,实行差异化拨款,以此鼓励基层社区投身社区服务管理。二是政府应注重政策性的投入,利用税收、财政优惠政策等,引导社会各界对社区建设积极投资,参照各省市设立的文化产业发展引导资金项目,设立社区服务发展引导资金,实行项目申报形式,并对其进行考核和评估。三是对于能够产生市场收益的社区服务项目和文化活动,政府应在保障社会效益的前提下,鼓励其进行市场化运作。四是将企业、高校、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等的捐赠进行合理使用,设立服务于格化管理的专项资金,成立基金会,并参照慈善基金会的运作模式进行运作。
完善政策法规保障制度
社区的格化管理模式在我国还处于探索阶段,缺少法律法规等制度性保障,由此产生了几个问题:格化管理过程中很多工作没有法律、法规作为支撑,在面对新问题时较难解决;格管理人员的职责划分仍属于行政方式,主体职责相互交叉,权力模糊不清;格化管理的指挥中心缺乏统一调动资源的权力,各部门在处理问题尤其是突发事件时无法实现联合协作。
因此,格化管理应该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保障社区格化管理的可持续发展。一是完善格化管理的相关办法。政府应重新修订和完善社区居委会组织法,合理定位社区内部各主体的角色、性质、地位、功能。二是通过法律法规建立统一调配机构,明确各部门在社区格化建设中的具体职责和业务流程,实现各部门之间资源的合理分配与运用。三是制度明确的奖惩激励机制。目前的奖惩激励机制主要是通过评优活动,缺乏长期的制度性保障和动力。如美国对社区志愿者在社会保险、交通等方面给予优惠。因此,激励机制应该与其职务晋升、工作绩效、社会保障、医疗服务等挂钩,形成完整的、有针对性的考核制度。
积极培育社区自治能力
目前,格化管理主要的依托力量是自发的社会组织和志愿者组织,社区居民的参与程度较低,参与意识不强,互动性较差。因此
,格化管理应该进一步激励社区居民参与,提升社区居民的自治能力。一是进一步健全和落实社区居民自治制度,特别要抓好社区居民议事代表制度建设,凡涉及居民切身利益的重要事项,都要由居民会议、居民代表大会或者居民议事会议讨论决定。二是改进社区居民参与管理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方式方法,建立良好的社区参与机制,如加强和提升社区居民互联等信息技术的使用能力和水平,通过格化管理信息平台实现社区居民随时随地参与社区治理。三是建立社区法律救济制度和驻点律师制度,建立社区居民信息反馈机制,拓展社区居民信息反馈渠道,为社区居民合法理性地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提供机会,保障社区居民各项权利的真正实现。
(作者系南京财经大学学院副教授)
小儿精神科女生止汗剂哪个牌子好亮甲是否可以治愈灰指甲
- 上一篇: 揭秘摩羯座的新年愿望
- 下一篇 将由金贤重代替出演
-
欧文恩师惋惜骑士交易詹欧组合年才能一遇
2020-08-08
-
沙棘的功效与作用
2019-07-15
-
适合人工养殖的蚯蚓品种
2019-07-15
-
蛤蟆油的功效与作用
2019-07-13
-
冬春时节防治感冒选6款汤品
2019-07-12
-
清宫正骨流派北中医三院工作站揭牌
2019-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