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痛的健脾疏肝法
中医新闻 2019年06月26日 浏览:10 次
本文导读:疼痛作为癌症常见症状之一,被称为第五大生命特征。目前,我国癌痛的发生率为61 6%,其中50%的疼痛级别为中度至重度, 0%为难以忍受的重度疼痛。然而,“癌痛不是病”的观念往往让癌痛治疗被忽视,约有70%的疼痛患者未能接受规范化的镇痛治疗。
疼痛作为癌症常见症状之一,被称为第五大生命特征。目前,我国癌痛的发生率为61.6%,其中50%的疼痛级别为中度至重度, 0%为难以忍受的重度疼痛。然而, 癌痛不是病 的观念往往让癌痛治疗被忽视,约有70%的疼痛患者未能接受规范化的镇痛治疗。
部分患者家属认为镇痛药物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肿瘤的相关问题,更是像恐惧毒品一样恐惧毒麻药品,而选择让患者忍耐疼痛。需要明确的是,癌痛是毒麻药品的天然屏障,肿瘤患者使用阿片类制剂不会成瘾。最重要的是,癌痛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尤其是骨转移等疼痛。
1 病因病机
中医学理论认为肿瘤是在正气虚弱的基础上,多种致病因素相互作用,导致机体阴阳失调,脏腑、经络、气血功能障碍,引起痰浊、瘀血等病理产物聚集而发生质的变化[1]。如《医宗必读》中说: 积之成也,正气不足,而后邪气踞之 就体现了上述观点。肿瘤的发生与肝脾关系密切。《外科证治准绳》中指出: 忧怒郁恶,时时积累,脾气消阻,肝气横逆遂成隐核 ,《诸病源候论》也提到: 积聚者,由阴阳不合,腑藏虚弱,受于风邪搏于腑藏之气所为也 。癌症患者的疼痛常常随着肿瘤病灶增大而不断加剧,关于癌痛的记载自古有之,
《内经》中提到: 积者阴气也,其始发有常处,其痛不离其部 ,而肿瘤患者疼痛的发生于肝脾的病变亦密切相关。肝脾的功能正常则气血化生有源,气机调畅,痛就无从中生。若脾失健运则气血化生无源,脏腑筋脉失养,癌痛就会产生,此即 不荣则痛 ;若肝失疏泄,气机不畅,气血运行失常,痰浊、瘀血等丛生,阻滞经络,经络不通,癌痛亦会产生,此即 不通则痛 。
2 从脾、肝论治癌痛
从脾论治癌痛 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 后天之本 。脾主运化,机体生命活动的持续和气血津液的生化都依赖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脾的运化功能正常,精、气、血、津液化生有源,脏腑、经络、四肢百骸、筋肉皮毛骨等才能得以充养,则疼痛无从中生。
李中梓在《医宗必读》中说: 一有此身,必资谷气,谷入于胃,洒陈于六腑而气至,和调于五脏而血生,而人资之以为生者也,故曰后天之本在脾。 若外感湿邪或饮食不洁或思虑劳倦,脾胃受伤,运化无权,气血津液生成无源,脏腑经脉失于濡养,疼痛就会随之而生,此即所谓的 不荣则痛 。此外脾胃之运化失常,水液运行不畅,水湿内停,聚而成痰,痰浊阻滞经络,经络运行不畅,也会引起癌性疼痛的产生。李东垣在《脾胃论 脾胃盛衰论》中就提到: 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 ] ,在《景岳全书》中张介宾也明确指出: 脾胃不足及虚弱失调之人,多有积聚之病 。因此针对癌痛以正虚为本的病机特点治疗上应以顾护脾胃为主,使气血化生有源,邪无从生。焦中华老先生[4]在治疗肿瘤时就主张 见水不治水,见血不治血,气旺中州运,无形胜有形 ,即以无形之气胜有形之痰、血。
从肝论治癌痛 肝具有主动、主升的生理特点。肝主疏泄的功能,是调畅全身气机,推动全身血和津液运行的一个重要环节。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气机通畅,气血和调,经络通畅,脏腑、器官的功能活动也就正常和调,疼痛也就不会产生,正如高士宗在《医学传真》中说 夫通则不痛,理也 。《素问 举痛论》曰 百病生于气也 。若因情志内伤或因外邪内侵至肝失疏泄,则气机运行不畅,不能推动水液运行,聚而成痰; 气为血之帅 ,气机郁滞,不能推动血液运行,血行障碍,瘀血内停。痰浊、瘀血等病理产物阻滞经络,经络运行不畅,日久则导致各种癌痛的发生。朱震亨在《丹溪心法》中指出 积者,有形之邪,或食,或痰,或血积滞成块 。
此外,肝失疏泄,脾胃的运化功能也会失常,脏腑、经脉、肉骨也会失其所养而产生疼痛。《内经博议》中就指出: 土生万物,苟非风气和柔之气,内居其间,何以使土脉和动。故土旺长春,而木正向荣。 因此在癌痛的治疗过程中应重视疏理肝气,调畅全身气机,调和全身气血,即《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中所言: 木郁达之 。在临床上可加入柴胡、白芍、合欢皮、郁金等条达肝木之气,使气机通畅,气血和调,则疼痛可得到有效缓解。
灯盏花龙头企业有哪些产品红河灯盏花化学成分
生物谷灯盏花滴丸适合人群

- 上一篇: 第二届央广京城好医生揭晓
- 下一篇 警睡觉流口水也是一种病
-
中国再见黑色闪电英格兰前国脚因心脏病去世
2020-09-13
-
幸福快乐值得记录的325新一轮房地产调控大幕开启依依不舍
2020-06-25
-
秦皮的鉴别方法1
2019-07-16
-
常吃木瓜美容护肤缓衰老
2019-07-16
-
元帅草的功效与传说
2019-07-15
-
第三届臣字门学术流派授医名大会举行
2019-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