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养生4误区食疗并非人人适宜
中医新闻 2019年08月29日 浏览:4 次
摘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我们的保健意识也是越来越强烈了,大众对于养生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但是在众多的养生保健方法中其实也存在着误区,今天就将误区详细介绍给大家。 养生方法有很多,但是很多人却陷入了中医药养生的误区,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常见的养生误区,助你健康养生!
误区一:养生就要补
很多人选择各种各样的所谓名贵中药,比如鹿茸、虫草、西洋参、高丽参等药物,或泡水、或泡酒来进补,这些药物的确很名贵,也的确是补药,但是人们恰恰忽略了一点 身体是不是需要,大部分健康人是不需要补的,就如同装满气的轮胎,你如果继续给它打气,我想结果是很清楚的。
很多人会说,我的身体是亚健康,诚然,当前由于社会和家庭等各方面压力的增加,以及环境污染、食物添加剂等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很多人的身体机能处于亚健康状态,会出现诸如乏力、汗出、失眠多梦等各种各样的症状,选择中医药是很正确的,但是,往往有很多人认为乏力就是气虚、汗出就是阴虚或者气虚、失眠多梦就是气虚或者血虚等等,想当然的选择中药进补,从而越补越虚。
中药的应用有严格的标准,张仲景《伤寒论》用药很重要一条原则就是 有是证用是药 ,而我们所谓的气虚证、血虚证、阴虚证、阳虚证是中医大夫经过对患者望、闻、问、切四诊之后,综合分析而得出的一个判断,并不是简单地套用,所以不能简单地以补来养生。
误区二:中药没有副作用
随着人们对各种药物、生物制剂副作用的深入认识,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中医药,加之很多医药产品的宣传,将中药的副作用几乎忽略,给人一种 中药是纯天然的,中药是无害的 认识。
我们应该知道中医理论指导下的中药是药物,其治病的基本思想中很重要的一条是 以偏治偏 ,就是运用药物的偏性来调整人体功能的偏差,所以药物本身它是有治疗作用的,虽然按照现代药理研究,大部分中药是没有肝肾毒性的,但是并不代表它是没有副作用的。
这就表示,中药如果应用不当,虽然一般不会造成肝肾损害,但是会造成机体功能的损害和偏差。
误区三:非药物疗法无限制
现在,市面上有很多关于非药物疗法的养生书籍,但是,非药物疗法作用的无限扩大,也是有副作用的,可能会对健康造成危害。比如,拔罐疗法是传统医学的瑰宝,它利用空气负压造成机体局部充血、炎症,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方法。像我们的中药一样,其本身是一种很好的方法,但是它的作用有其适应症,那就说明有不适宜症,甚至禁忌症。
在调整机体状态进行养生的过程中,如果方法选择不当、操作不当会造成正气的损害甚至病情的加重,临床见到很多患者由于过度拔罐造成皮下硬结、严重淤青甚至坏死、留疤。
经络,中医认为是气血运行的通道,很多养生方法是通过敲打、刺激经络,从而达到防病保健的作用。虽然从中医理论上讲,针刺和艾灸等各种治疗方法是作用于经络,通过对经络气血的调节达到治病的目的的。
但是,中医对健康的基本认识是 气血和 、 阴阳和 ,这种状态的达到并不是通过简单地敲打经络就能实现的;另一方面,中医认为,气血有其生、长、化、收、藏的时宜,不仅体现在四季中,在一天中也同样体现,不合时宜的激发气血的运行就如同该睡觉的时候运动,会打乱气血的 作息时间 从而对机体造成伤害。
误区四:食疗人人适宜
食疗,是几千年华夏文明饮食文化的瑰宝,在我们的防病保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前各种各样食生馆更是应运而生,观其食谱,大部分是 、海参、鲍鱼、、乌鸡 之类各式各样的食材、药材的综合,当然也有如 马齿苋、紫背天葵、香芋、山药 等清热解毒药物及平补药物,虽然样式繁多,但是一般都是简单拼凑,而不能根据食用者的体质进行搭配,造成重花样而轻药效的局面,使得食补而不能达到 补 之功效。
提醒广大养生爱好者,不要盲从商业宣传,如果想通过中医药的方法养生,可以到正规中医医院咨询相关中医大夫辨明体质,合理选择药物和方法,因人而异,因时而异,正确运用中医药的 以偏治偏 ,使自己 阴阳和 、 气血和 、健康长寿。
补气,滋肾,益精,用于气阴亏虚、肾精不定所致的头晕、心悸、目眩、耳鸣、健忘、失眠、疲乏无力;更年期综合症,病后体虚见证书证候者。
小孩脸色发黄怎么回事小孩厌食不吃饭怎么办
孩子总流鼻血怎么回事

-
中国再见黑色闪电英格兰前国脚因心脏病去世
2020-09-13
-
幸福快乐值得记录的325新一轮房地产调控大幕开启依依不舍
2020-06-25
-
秦皮的鉴别方法1
2019-07-16
-
常吃木瓜美容护肤缓衰老
2019-07-16
-
元帅草的功效与传说
2019-07-15
-
第三届臣字门学术流派授医名大会举行
2019-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