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新闻

水处理变革前奏六专家看好新概念污水处理区域

中医新闻  2020年05月07日  浏览:1 次

正处于重大变革的前夜。

城市污厂将由单纯污染物削减,转变为资源、能源工厂。

几个月前,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曲久辉和国内其他5位环境领域专家关注到这一新变化,并决定基于各自的学识,共同在中国构建一个 新概念 的污水处理厂。

按照6位专家设定的时间表,2014年提出概念厂的具体概念内涵,并落实概念厂的选址;2015~2016年,完成概念厂工程设计;未来5年内建成中国第一座污水处理概念厂并投入运营,初步形成污水处理未来概念。

到那个时候,我们要引领国际污水处理行业的技术方向,带动这个行业的跨越式发展。 曲久辉说。

污水处理在即将上报国务院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中占有很大的比例。该计划总投资将达到2万亿元,超过目前正在实施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资金投入(1.7万亿元)。

污水处理业的遗憾与隐患

1984年,我国第一座大型城市污水处理厂在天津建成并投入运行。截至201 年,我国已建成并投入运行了 500多座县级以上污水处理厂,日总处理能力达到1.4亿立方米,与美国基本相当。

应该说,通过这些年国家的支持,水污染治理行业已成为从业人数最多、技术门类最为齐全、各类业态最为成熟的产业。 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副主任、环境科技项目管理与水污染控制专家柯兵说。

但 中国污水处理业也不乏遗憾和隐患 。曲久辉说,从顶层设计到具体实践,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缺位导致行业的短视、粗放、混乱,甚至劣质。

清华大学教授、环境学院副院长王凯军介绍,我国绝大部分污水处理厂取消了初沉池设计,大量采用延时曝气等高能耗工艺,以高能耗为代价实现污染物削减与减排,形成了 减排污染物、增排温室气体 的尴尬局面。

现有污水处理厂设置厌氧消化设施的数量不足 %,在硬件上直接否定了污水潜能的开发利用。 王凯军表示,目前,全国采用厌氧工艺的污水处理厂约有50座,其中在运行的还不到 0座。

更应引起注意的是,新设施的建设几乎都还在以厌氧消化管理复杂、我国污泥有机质含量低等不成立的说法为理由,在可研阶段就直接剔除厌氧消化工艺。

在能源利用与回收方面,我国污水处理行业的具体行动更是几近空白。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环境学院副院长王洪臣介绍,污水处理是能源密集型行业,消耗的能源主要包括电力和燃料,电耗成本约占运行成本的60%~70%。高能耗一方面导致污水处理成本较高,使一些中小型污水处理厂运行困难,同时也进一步加剧了当前的能源危机。

美国政府相关报告提出,污水中的潜能约占处理所需能耗的10倍左右,污水能源开发大有潜力。因此,降耗和能源开发利用并举,可大大提高污水处理过程的能源自给率,甚至完全实现自给,这是未来的必然趋势。

根据《 十二五 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要求,国家对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要求将更加严格,从一级B全面提高到一级A。问题是,在许多地区要达到一级A的污水处理厂还需提标改造。

钦州好的白癜风医院
小孩营养不良怎么办
荆门治疗白癜风医院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