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让文化更多彩永恒
中药常识 2021年08月24日 浏览:1 次
还没有问出口他先给了我一个问题——“是不是真心付出的人都会受伤害?” 不可否认 【创意港】
作者:陈晨
说起最近最受关注的通信技术革新,恐怕非5G莫属。当人们还在享受4G带来的红利时,5G已经在很多重要场合频频向人们招手了。刚刚于2月28日在西班牙巴塞罗那落下帷幕的2019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5G当仁不让地成为出现频率最高的关键词。多款5G商用发布、5G技术在汽车驾驶方面的应用展示、5G技术支持远程手术的展示……种种围绕5G展开的操作让人们对5G将如何改变生活充满更多想象和期待。
同样是在2月28日,中国互联络信息中心(CNNIC)在北京发布第43次《中国互联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指出,截至2018年12月,我国民规模达8.29亿,较2017年底提升3.8个百分点;民规模达8.17亿,民通过接入互联的比例高达98.6%;络视频、络音乐和络游戏的用户规模分别为6.12亿、5.76亿和4.84亿,使用率分别为73.9%、69.5%和58.4%。
如果把同一天的这两条放在一起看,将关键词提炼出来摆在一起——5G、民、数字文化产业,看到这三个词所包含的庞大市场并把它们组合起来,可以得到一个奇妙的化学反应结果:5G将改变文化产业的生态。
这样的判断背后当然离不开事实支撑。具备高速度、泛在、低功耗、低时延等特点的5G可以实现更快的传输速度和更多的设备连接。其建立的高速信息通路、推动的新型智能终端,都将促进数字化生产要素与产品的高效流通,推动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触发文化产业尤其是数字文化产业的业态创新与生态蜕变。
不止5G,近年来,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等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横空出世并得到广泛应用,为文化产业创造了层出不穷的新玩法,让文化更加多彩。这种多彩体现在通过VR、AR等技术,人们不用赶赴敦煌、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如身临其境般地欣赏莫高窟的精美壁画;体现在借助8K超高清互动技术、高清动态动画技术、全息影像,传世名画《清明上河图》“动”了起来、“活”了起来,原本静态的文物有了更真切灵动的全新表达;体现在杜比全景声、4K超清、VR等在演唱会直播中流畅应用,使得人们足不出户就能“置身”演唱会现场,与偶像一起互动。
再向前追溯,从更长的时间尺度上看,从纸质乐谱到黑胶、留声机,从磁带到CD,从络下载到收听;从无声电影到有声电影,从2D影片到3D立体电影;从早早去影院现场排队购票到通过各种App提前几天选好心仪的场次和座位……随着时代的发展,一批批应运而生的新技术,全方位地改变了文化内容的传播方式、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
凡此种种都表明,正是有了科技赋能,文化产业更加多彩,人们的生活也更加精彩,也证明了科技和文化深度融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而要继续做好科技和文化的深度融合,就要主动拥抱新技术,提高文化产业创作、生产、传播、流通、消费等环节的科技含量,将丰富的文化资源通过更现代更多样的方式呈现,更便捷更高效的手段传播;提升创意水平,让文化资源与科技手段找到恰到好处的结合点,在创意创新的护航下给人们留下难以磨灭的美好记忆;注重内容生产,倾听和满足大众高品质的文化需求,在技术创新的同时补齐内容生产短板。唯此,科技才能更好地与文化共舞,才能为提升文化产业的活力注入强大动能、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更多精彩。
《光明》( 2019年03月05日 16版)
南宁看白癜风哪家医院好北京市白癜风医院
南昌治疗男科去哪里

- 上一篇: 科技加持上海已有千余老建筑可读可听力量
- 下一篇 科技赋能古老东方传说魅力重现容易
-
天花粉加工方法的改进1
2019-07-16
-
吃什么可以使脸色红润
2019-07-13
-
冬季最适合吃哪些蔬菜呢
2019-07-13
-
把医药健康培育成新支柱产业
2019-07-12
-
针灸拔罐能否治疗支气管炎
2019-07-12
-
提示服用去火中药不能超一周
2019-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