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是阳气最盛的一个季节减肥
中药常识 2020年03月10日 浏览:3 次
摘要:夏天是阳气最盛的一个季节,但是中医还是提出夏季养阳的养生方法,很多人对此不明白。为什么夏天要养阳,我们来看看下面文章的介绍。 春夏养阳,秋冬养 这是《黄帝内经》里提出的养生方法,这个养生方法主要是教我们要顺应四时来养生,但是很多人不明白夏季是阳气最盛的季节,为什么还要养阳呢?夏季该如何养阳?
为什么夏天还要养阳
一般来说,夏天应该是阳气比较旺的时候,中医有一句话叫 阳逢阳旺,阴逢阴盛 ,很多人会问,那为什么这个时候还要养阳,不会 火上浇油 吗?
事实上,到了夏天人体容易出汗, 阳加于阴谓之汗 ,出汗离不开阴和阳,人之所以能出汗就是因为阳在后面,推动着阴从身体里出来,叫汗。所以,如果汗出的多,伤的不仅仅是阴,一开始是 气阴两伤 ,时间长了就是 阴阳两伤 了。有时候大汗以后,人会感觉非常疲乏劳累,其实就是伤了阳气的表现。
此外,天热时人的本能反应是寻求降温,但如果降温过了头也会伤阳。比如空调温度太低,时间长了就容易伤阳气,容易造成一些 空调病 。再比如,吃的或喝的太凉,喝冰镇啤酒不过瘾,还要再加冰块,也会伤到阳气。
《黄帝内经》中很多观点乍一看有点自相矛盾,但是仔细琢磨,它实际上是一个辩证法。我们今天说的这个 养阳 就是一个辨证的概念。比如有的人说,开春后就不能吃羊肉了,因为它太热,但这和 春夏养阳 的概念并不矛盾。假如你阳气从来不虚,也没有受寒的机会,就不存在补阳的问题,但一些长年的人,到了夏天就该重视养阳了。
女人、老人最易阳虚
很多人即使到了炎热的夏天,手脚依旧很凉,这就是阳虚的一种表现。我曾经看过一个特别严重的病人,40多岁的女性,大热天从河北来北京看病,还穿着厚厚的羽绒服,一边拿着毛巾擦汗,一边说怕冷,这位病人就属于阳虚。《伤寒论》中说 阴阳气不相顺接 ,阴和阳接不上了,手脚就凉。当然,它也可能有很多种原因,最常见的就是阳虚。
阳虚最常见的表现,首先是怕冷;从舌头上看,一般是舌体胖大,颜色淡,或者白白的,或者是水汪汪的;另外还有一个规律性的表现就是眼泪、鼻涕、口水动不动就流出来了,女性也可能表现为量大,尿失禁。大笑或打个喷嚏后,尿就出来了,这是因为阳虚以后容易固涩无力。
从脏腑来讲,阳虚分为心阳虚、脾阳虚、等,那么,如何鉴别自己属于哪种阳虚呢?比如说心阳虚,张仲景有一句话叫 其人插手自冒心 ,有点胸闷、心慌、憋气、怕冷,这些都是心阳虚的表现;脾阳虚,主要是消化吸收有毛病,表现为大便比较稀、肚子胀等;肾阳虚,大家都知道,最常见的就是腰膝酸软等问题;还有我们上面说到的手脚怕冷,最常见的原因就是脾肾阳虚。此外,还有一个肝,但我们不说 肝阳虚 ,我们称为 寒邪入肝 、 寒滞肝脉 等,最常见的表现就是小腹发凉,男的甚至会牵扯到阴囊部位。
说到容易阳虚的人群,女性相较于男性更多,从年龄段来区分,则是老人居多。其表现不只有手脚冰冷,还可能背部发冷,女性小肚子怕冷的也比较多,或者腰以下腿脚冰凉等,有的女性,有淤血,颜色发黑,怕冷。虽然表现的部位不同,但都有一个寒的问题在里面。
夏补阳,效果好
中医的外治法在冬病夏治中是一个很好的体现,实际上这里面还蕴含了一种中医的预防思想。意思是不要等到冬天天冷了,阳虚加重时才想起来补,平时就要多加注意,甚至到了炎热的夏天也要注意预防,提前温阳补阳。
中医的治疗方法叫 因势利导 ,在夏天温阳补阳其实是借助天时,正好这个时候阳气壮,比冬天补的效果好,贴三伏贴、冬病夏治就是这个道理。曾有人质疑过中医的三伏贴,对其持怀疑的态度。但我想说的是,养生本身就是一个修正体质的过程,效果肯定会慢。中医的很多养生保健方法你不要指望它太神,坚持才是硬道理。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有一项课题,是观察三伏贴到底有没有效的。第一年时,几乎看不出来有什么效果,第二年还没有什么差异,坚持到第三年就开始明显见效了。
所谓 三伏贴 更适合阳虚的人使用,不能随意滥用。例如,属于大火热体质的人,贴三伏贴肯定效果不好。还有一点就是要看贴在哪里,有一些穴位是大家都适合的,比如足三里,它是一个穴,男女老少都可以贴,但是有一些穴位就不能随便贴了。因此,不管是三伏贴也好,补阳药也好,如果滥用可能会造成无效甚至是反作用,最后倒霉的不仅是中医理论,更是患者自己。
空调房呆久了,泡杯干姜红茶
老百姓常说 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 ,姜是热性的,不管什么姜都是热性的,生姜也好,干姜也好,泡姜也好,只是热的程度不一样。姜是非常好的 夏季补药 ,夏天吃姜除了补阳、温阳,还能通阳。不管是补气、补血、补阴、补阳,中医讲究不能呆补,一定要在补的同时 通 ,否则就会把一个人补出毛病来。推荐一个食疗方 干姜红茶,就是先煮干姜,用煮干姜的水来泡红茶喝。
姜除了内服,还可以用于外治。外治法 针灸 的 灸 字,上面是一个 久 ,下面是一个 火 ,凡是中医带 火 的字都是热性的。因此灸法对于阳虚怕冷的人最合适。姜本身就是热性的,用其来做隔姜灸更能增加外治的效果。所谓隔姜灸就是取新鲜老姜一块,沿生姜纤维纵向切取0.2~0. 厘米厚,中间穿刺数孔。施灸时,将其放在背部、肚脐周围等穴区,再将艾炷放在其上点燃。待有局部灼痛感时,略略提起姜片,或更换艾炷再灸。一般每次灸6~9壮,以皮肤局部潮红不起疱为度。
此外,一些做饭的调料也可以用来养阳,比如桂皮、桂枝、十三香、小茴香等都是热性的,有助于补阳。我曾经就用桂枝、小茴香这些热性的东西再稍微加一点活血的东西治好过月经不调。
为什么夏季要养阳?上面的文章为大家做出了介绍,也为大家介绍了夏季阳虚的症状及夏季养阳的方法,夏季养阳大家可以试试三伏贴,当然贴一次两次看不到效果,要坚持几年。
温补肾阳,化气行水。用于肾虚水肿,腰膝酸软,小便不利,畏寒肢冷。
感冒流鼻涕吃什么祛风通络吃什么好动脉粥样硬化初期吃通心络可以吗
得了心力衰竭尿少怎么回事哪些活血止痛方法安全
怎么治疗心房颤动

- 上一篇: 洋鸡蛋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普通鸡蛋减肥
- 下一篇 黄芪多糖功效有哪些减肥
-
天花粉加工方法的改进1
2019-07-16
-
吃什么可以使脸色红润
2019-07-13
-
冬季最适合吃哪些蔬菜呢
2019-07-13
-
把医药健康培育成新支柱产业
2019-07-12
-
针灸拔罐能否治疗支气管炎
2019-07-12
-
提示服用去火中药不能超一周
2019-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