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减肥

入秋了这六个中医养生要诀一定要牢记

中医减肥  2019年10月29日  浏览:4 次

  摘要:中医理论认为,秋天对应的脏器是肺,悲伤容易伤肺。反过来,肺气虚了,机体的耐受能力下降,也易产生悲伤的情绪。 秋天自我调养要做到内心宁静舒畅,切忌悲观伤感,即使遇到伤感的事,应主动予以排解,以避肃杀之气。同时,还应尽量收敛神气、平和心态,以适应秋天容平之气。

  咽津

  秋季多干燥,人容易出现舌燥等不适。《道藏 玉轴经》提出, 真液养真阴 ,就是教大家咽津,具体方法为:舌头在嘴里搅动,以刺激唾液的产生,然后分成 次咽下,并有意识地将其送入丹田。

  润肺

  秋天的饮食强调滋阴润肺。《饮膳正要》说: 秋气燥,宜食麻以润其燥,禁寒饮。 就是说可适当食用芝麻、糯米、粳米、白萝卜、蜂蜜、枇杷、菠萝、乳品等柔润的食物,以益胃生津;也可熬生地粥,以滋阴润燥。另外,吃百合、秋梨等也可润肺。

  中医要诀一定要牢记!" width="400" height=" 00" src="//img.jianke.com/article/201609/ 2 9742.jpg" />

  食酸

  《素问 脏气法时论》说: 肺主秋 肺收敛,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 就是说酸味能收敛肺气,辛味则发散泻肺,秋天宜收不宜散,所以要尽量少吃葱、姜等辛辣食物,适当多吃酸味的果蔬。

  秋冻

  秋天刚至的时候,暑热未尽,早晚温差大,天气变化无常,即使在同一地区也会出现 一天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的情况,这时不宜立刻增加衣物。秋天微寒的刺激,可提高大脑的兴奋性,使皮肤代谢加快,机体耐寒能力增强,更能适应即将来临的冬季。当然,秋冻也要适度且因人而异,不能冻得打寒战,老人和孩子则要注意保暖。

  秋膘

  炎热的夏季,人们普遍胃口较差,立秋以后,天气虽热,但人们身上再无黏腻不适的感觉,于是想要吃点好的,以补偿入夏以来的亏空,因此民间有 贴秋膘 一说。贴秋膘最常吃的是炖肉。不过,一来现代人普遍饮食热量偏高,二来很多人本身就超标,所以贴秋膘一定要适度,不宜大吃大喝,特别是少食肥甘厚味。

  补气,滋肾,益精,用于气阴亏虚、肾精不定所致的头晕、心悸、目眩、耳鸣、健忘、失眠、疲乏无力;更年期综合症,病后体虚见证书证候者。

小孩挑食厌食怎么办
小孩子口臭是什么原因
孩子积食吃什么药好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