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减肥

青赤黄白黑,中医是如何看面色的?

中医减肥  2019年07月27日  浏览:8 次

摘要:面色发黑,使人首先想到的是肾虚,因“肾主水”,水色上泛至面部,则显色黑;再者与血瘀有关,血液运行受阻,长久聚在某处,显于面部则晦暗。此外还与寒凝有关,因为“血得温则行,得寒则凝”,寒邪闭阻经脉,血液运行不畅,同样显于面部也呈黑色。 接触过大夫的小伙伴,大概都有过类似的经验:自己还没开口说什么,医生就像肚子里的小蛔虫,把问题,甚至是自己没意识到的问题,都说得非常准确。他们是咋做到的呢?

其实中医大夫的这些本领来自于有一双透视眼,哦不,是明察秋毫的慧眼,在你进诊室的那一刻,就已经被全身扫描了一遍,身形、体态、走路姿势、声音、面色、情绪......

今天就来教大家其中一项技能 看面相 。

看面色是望诊的一项内容,看的有两个部分,一是面部颜色,一是面部光泽。

面部颜色反映血色是否正常,光泽反映精气是否充沛。面色红润有光泽,多数是气血充盛;面色淡白无华,多与气血不足有关;面色口唇干红则是内热的表现;午后或晚上两颧潮红是的表现

各脏腑在面部有相应的反应区,一般认为,左脸颊属肝,右脸颊属肺,额头属心,鼻尖属脾,下颌部属肾。

比如说,青春痘长在额头部,多属心火上炎;长在鼻尖部多为脾胃蕴热;长在脸颊两侧的,则多属肺热或肝胆火旺;长在下颌部则属于肾阴亏虚,或下焦湿热等。

人的面色分为常色(健康人的面色)和病色(疾病状态下的面色)两种,常色又有主色和客色之分。通俗地说,主色就是人的基础面色,有人天生肤色偏黑,有人偏白,一生比较稳定;客色顾名思义就像客人一样,比较任性,一段时间来脸上一游, 腻 了就走掉了或者被赶走了。

因季节、气候、情绪等不同,面色也不一样。比如春天面色稍青,夏天面色稍红,秋天面色稍白,冬天面色稍黑;白天面色红润些,夜晚面色暗淡些;开心时面色红润,发怒时面色青黑,悲伤时面色少泽,恐惧时面色苍白。但不论面现何色,只要具备明润含蓄的特点,这些都属于正常的生理变异范畴。

健康面色是啥样?

红黄隐隐,明润含蓄 ,就是明亮润泽,红黄之色隐藏于皮肤之内,不特别显露于外,这是充沛,气血津液充足,脏腑功能正常的表现。

病色,即在疾病状态下面部的异常色泽,特点是 晦暗枯槁 。

五色主病:青、赤、黄、白、黑五种病色,分别提示不同脏腑和不同性质的疾病。当然,这五色不是大红大黑的绝对色,而是以肤色为基色,相对偏向于青色、红色、黄色、白色和黑色的相对色。

多与寒证、痛证、气滞、血瘀和惊风有关。

当面色发青,伴有畏寒肢冷等症状时,这是人体感受寒邪,血行不畅,出现瘀血,瘀色外露于面部所致;若面色发青,伴有情志不舒,两侧胁肋胀痛,这是由于肝气郁滞,血行不畅所致;当患者面色青灰,伴有口唇青紫,心胸闷痛,多属于心绞痛,因瘀血内阻,痹阻心脉,心脉不通而成;当小儿出现眉间、鼻柱、嘴唇周围颜色发青,同时伴有高热,多属惊风或惊风先兆。

一般认为与热证有关,不过这种热有虚实之分。

当出现满面通红,伴随有高热、口渴、大汗出等症状时,多为实热证;若两颧潮红,伴有手脚心热,夜间睡眠时出汗,心情烦躁,则多为阴虚内热;当一位久病重症患者,原本面色晦暗,突然两颧泛红,就像化过妆一样,这是虚阳外浮的表现,预示着病情危重,应立即治疗。

亚洲人肤色普遍较欧美人士偏黄,但面色过黄,且不明润,多是脾虚,或兼有湿气。

若面色黄,脸色发枯,没有光泽,身体消瘦,这属于 萎黄 ,多为脾胃虚弱,气血不足所致;若面色黄,而人体虚胖,这属于 黄胖 ,多为脾气亏虚,湿邪内停所致;如果患者出现 三黄 即目黄、身黄、小便黄,这是 黄疸 的表现,其中黄色鲜明如同橘子皮的颜色称为 阳黄 ,多为湿热内蕴的表现;黄色晦暗如同烟熏色的称为 阴黄 ,多属寒湿内困。

面色发白多与身体虚弱、大失血,或受寒邪侵袭有关。

若面色淡白无华,这属于气血亏虚;若面色苍白,伴有身体剧烈疼痛,此为实寒证。

面色发黑,使人首先想到的是肾虚,因 肾主水 ,水色上泛至面部,则显色黑;再者与血瘀有关,血液运行受阻,长久聚在某处,显于面部则晦暗。此外还与寒凝有关,因为 血得温则行,得寒则凝 ,寒邪闭阻经脉,血液运行不畅,同样显于面部也呈黑色。

若肾虚伴有腰膝酸冷,阳痿或不孕,多属;若伴有腰膝酸软,手足心热,耳鸣,遗精,多属;血瘀导致的,还会伴有疼痛且夜间加重,皮肤粗糙等。

清热利湿,利胆排石。用于湿热蕴毒、腑气不通所致的胁痛、胆胀,症见胁肋胀痛、发热、尿黄、大便不通;胆囊炎、胆石症见上述证候者。

小儿积食发烧怎么办

灯盏花有什么功效与作用

灯盏花的使用方法

汉森四磨汤小孩吃多少

宝宝腹胀的解决方法

四磨汤对黄疸有用吗

云南治癫痫病好的专科医院
湖南治疗癫痫病哪家好
长沙专治性病最好的医院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