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减肥

在小儿病中出现的频率极高的是小儿便秘减肥

中医减肥  2020年03月02日  浏览:3 次

摘要:近年来,在小儿病中出现的频率极高的是小儿便秘,小儿便秘一般是指排便困难或者是排便时间较长,那么,便秘用什么中药方呢?很多人都在关注这个问题,下面告诉你治疗小儿便秘的中药方,非常有效。 现代的小儿都是比较难养,动不动就是这病那病,但是,近年来,在小儿病中出现的频率极高的是小儿便秘,小儿便秘一般是指排便困难或者是排便时间较长,那么,便秘用什么中药方呢?很多人都在关注这个问题,下面告诉你治疗小儿便秘的中药方,非常有效。

病位在大肠,病机在脾和肝

《素问 灵兰秘典论篇》曰: 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 故粪便的排出与大肠功能关系密切。《诸病源候论 小儿杂病诸候论》曰: 小儿便不通者,脏腑有热,乘于大肠故也。

小儿脾常不足,一方面是因为小儿生而未全、全而未壮,故其脏腑功能较弱,另一方面还因其处于旺盛的生长发育期,对水谷精气的需求比成人相对高,而小儿脾气尚弱,存在着运化功能不健的现象。若饮食调摄不当、情志变化,则易造成脾胃虚弱、运化无权,脾升胃降失常,浊阴不降,影响大肠气机,致传导功能低下,糟粕内留而便秘。

肝主疏泄,能调畅全身气机,且能促进脾胃的运化功能和大肠传导功能,以助大便排泄。小儿的生理特点为肝常有余,生机勃发,其气机升多降少,糟粕不易顺降而郁滞肠腑,故便秘者多;,疏泄不畅,气机壅滞,同时也影响了脾的运化,大肠气行不畅,传导失司,糟粕留滞,而成便秘。

攻补兼施,健脾行气

根据小儿 肝常有余,脾常不足 、 肺脏娇嫩 的生理特点,治疗小儿便秘应补其不足、泻其有余,临床宜攻补兼施,以健脾行气通便为治则,可采用口服中药汤剂或中医推拿手法进行治疗。

中药治疗

予以枳术丸合柴胡疏肝散加减:药用生10~20克,枳壳6~10克,陈皮10克,党参10克,当归10克,香附l0克,白芍10克,生麦芽10克,柴胡6克,冬瓜仁10克,郁李仁10克,火麻仁10克,甘草6克。

方中党参、白术健脾益气;陈皮、枳壳健脾助运;香附、生麦芽、柴胡疏肝解郁;当归、白芍和血润肠;大便不畅、久留肠腑、大肠津亏,则易燥结,故加冬瓜仁、郁李仁、火麻仁润燥通便;甘草调和诸药。本病为因滞而燥,因燥更加重了滞,非直接因燥而导致便秘,故治疗重点在于健脾疏肝、调畅气机,再佐以润燥之品,诸药合用,使脾气得健,肝气得舒,大便得通。

推拿治疗

对于服药困难或不愿服药的患儿,采用推拿手法也能取得较好疗效。便秘有虚实之分,推拿手法也有补泻之别。

以脾虚为主的患儿,多见面色白而无华,形疲乏力,大便努挣难下,便质不干,舌淡苔薄,指纹色淡。治宜益气养血,开塞通便。主要采用以下手法:

1.补脾:脾经位于拇指桡侧缘。操作时,由指根尖推向指根 00次。能调理脾胃,加强脾胃运化功能。

2.推三关:位于前臂桡侧,太渊穴至曲池穴成一直线。操作时,自下向上推100~500次。具有温里散寒、温补气血之功效,适用于各种虚证,如身体虚弱、神疲气怯、面色无华等。

.捏脊:从第一胸椎至尾椎,由下往上捏 0遍。可调阴阳、理气血、和脏腑、通经络,凡脾胃虚弱之证,均可用之。

以肝实为主的患儿,症见大便干结,便质干硬,形似颗粒,面赤身热,口臭,唇赤,小便黄,胸胁痞满,纳食减少,腹部胀,苔黄厚,指纹色紫。治宜顺气行滞,清润通便。主要采用以下手法:

1.清大肠:大肠穴位于食指桡侧缘。操作时由虎口推向指尖,100~ 00次。能治疗湿热、饮食、饮等停积肠道、气机受阻之便秘、腹中灼痛等。

2.退六腑:六腑位于前臂尺侧缘,神门穴至肘成一直线。操作时,以中食指指腹,自肘关节推至掌根,100~500次。能通腑泻热,滑肠泻下,用于阳明腑实之痞满燥实坚。

.补肾水:位于小指螺纹面。操作时,自小指根推至小指尖100次。有补肾固本,清热利尿之功效。

4.泻肝火:找准(双膝内侧)用双手拇指按摩40次左右。

此外,家长要改变患儿不正确的饮食习惯、生活习惯,比如尽量选择,选用适合中国儿童的配方奶粉,正常饮食,少吃零食,帮助孩子养成定时排大便的习惯等。

现在的小孩都是父母的心肝宝贝,小孩一有不舒服,父母都会心痛得很,对于近年来经常发生的小儿便秘疾病,终于找到了方法治疗了,上面所讲到的中药治疗小儿便秘方法,都是非常实用的,妈妈们终于可以放心了。

 

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用于肺胃热盛所致的咽喉肿痛、口咽干燥;急性扁桃体炎见上述证候者。

首荟通便胶囊可以治疗便秘吗北京京科银康中医医院怎么样常德治疗男科方法

体检糖化血红蛋白
手指类风湿怎么引起的
小孩脾胃虚弱用药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