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养生首先是养心
中医减肥 2020年02月08日 浏览:2 次
夏至之日,是一年之中昼时最长、夜时最短的一天,也是阳气最盛、阴气萌始的一天,从这天以后到处暑,人们将会经历炎炎酷暑,生产、生活都会顺应着时节发生一些大的变化。自古以来,我国劳动人民对夏至这个标志性的节气充满了敬畏和膜拜,出现了很多顺应夏至时节特点应运而生的地方民俗,其中不乏保健的细节。
民俗一
夏至节日,放假宁心
在宋代以前,夏至是一个很隆重的节日。这一天,上至官员皇帝,下至黎民百姓,都要放假,举行各种祭神仪式,祈求灾消年丰,让心得到安宁。更重要的是,夏至节放假是告诉大家,这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夏至一过,天气就该热了,人们要趁放假来一个心理转换,做好宁心静神的准备。老话说,心静自然凉,中医认为 内守,病安从来? 心神宁静,疾病自然不敢来扰。
现在,随着农耕时代的一去不复返,夏至节也被一年四季丰富的现代节日取代了。但是大自然赋予夏至这个节气的特点并没有改变。人们要养生,必然要顺应并遵循大自然的客观规律。
所以,夏至养生首先是养心。一靠自我调息,二靠科学饮食,三靠合理运动。《黄帝内经 四气调神大论》中说: 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 意思是,夏季要神清气和、快乐欢畅、心胸宽阔,对外界事物要保持浓厚的兴趣,培养乐观外向的性格,这样可以使气机通泄,否则更容易生热,使夏天热邪湿邪趁虚而入,致人体患病。
民俗二
嬉夏至日,晚卧早起
我国自古民间就有 嬉夏至日,困冬至夜 的说法。意思是夏天的白天可以多工作活动一些时间,早起晚卧;而到了冬天,夜眠的时间就要长一些,早卧晚起,这是顺应季节特点和阴阳变化的要求。
因为,由于夏至昼长夜短,阳气盛极,阴气初始,人受其影响,睡眠时间自然缩短,但这并不影响人体健康,因为顺应就是对身体最好的养护。在顺应自然的过程中,阴阳得以保持动态平衡。是谓合理作息,顺阳护阴。
除此以外,还应顺应一天之中的阴阳变化。中医理论认为,午时(上午11时~下午1时)是一天之中阳气最盛、阴气初始的时刻,午时小睡一会儿,可以很好地滋阴护阳,使阴阳平衡。同时,由于夏至时节夜间睡眠时间较短,用午间小憩来弥补一下比较好。
民俗三
夏至食面,不凉不燥
冬至饺子夏至面 这是我国很多地区流传甚广的民俗。夏至日到来的时候,人们一般要吃面食,特别是北方,家家户户都要吃过水面。一来夏至时节,小麦丰收,新鲜小麦做的面食筋道好吃,也有尝新之意;其次,在农业现代化程度不高、粮食产量较低的古时候,面是粮食中的精品,是稀罕物,人们把吃面食看作很神圣的事,是敬神的方式之一;更主要的是,古代中医认为,面粉性味甘凉,可养心益肾、健脾厚肠、除热止渴。而夏季天气炎热,人们心火过旺、心旺肾衰,加之夏至时节,天地阳气盛极,阴气始发,人们在这种阴阳交替、阳极阴生的时候,特别容易烦躁。吃性味甘凉的面食,正好可以充分发挥面粉宁心护肾、滋阴除热的作用。
过水面的做法很简单:将面和水揉成面团,擀成薄面皮,再切成半粗面条,煮透心后捞入凉开水中浸约三分钟沥出,拌上喜爱的调料或蔬菜等,如酸辣汁、炸酱,不仅能满足人体对营养的要求,也可食酸固表。夏天吃过水面的好处就在于通过这种特别的烹调方式,去除了面食煮制过程中附加的热性,给面食增添了阴凉的成分,却又不过分寒凉,面条清凉爽滑可口、不凉不燥,很符合夏至护阳养阴的需要。
民俗四
夏至,防患未然
与冬至进补一样,夏至进补也是民间很看重的事。 夏至日,吃补食 ,在广东,夏至日吃狗肉,据说能辟邪防疫;在浙江,夏至日吃黄芪鸡汤、红枣鸡蛋;在江南,夏至日吃鲜鱼和茶叶蛋 进补的习俗各地都不相同,但利用这个重要节气滋补身体,却是我国劳动人民的共识。
事实上,夏至与冬至一样,是一个重要的、特殊的节气。《黄帝内经》上说: 是故冬至四十五日,阳气微上,阴气微下;夏至四十五日,阴气微上,阳气微下。 说明夏至、冬至是天地四时、阴阳之气消长交接的节气。根据中医学 天人相应 的观点,此时人体阴阳之气也同样处于消长交接的状态,最具生长之机,此刻进补,能大大提高进补效果。所以说夏至日和冬至日一样,是进补的最佳时机。
夏至时节,一般选用温和、中性,甚至略带点凉性的食物进行补益,维持体内阴阳平衡,防 苦夏 并增强身体抗病能力。比如就是一个好东西。干地黄味甘苦,性微寒,有滋阴清热、凉血补血的功效,同时可以益肾,特别适合夏至进补。地黄炖鸡口感不错,充分利用了地黄的药效和鸡的补养作用,养阴益肾,对夏季气阴不足有很好的疗效。
防苦夏吃吃鸭 一语道出鸭肉在夏至进补中的重要。鸭属水禽,性寒凉,中医讲 热者寒之 ,所以鸭肉进补不仅适合体内有热的人,也适合处于夏季的大多数人们,鸭肉中的优质蛋白不仅补益,对增强人体免疫力也有良好作用。
荸荠和莲藕熬制而成的荸荠莲藕羹也是很好的进补食品。荸荠性寒,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的功效,既可清热生津,又可补充营养。莲藕性味寒凉,具有清热凉血、益血生肌、健脾开胃的功效。荸荠、莲藕两者合一,可清热利湿、健脾开胃,非常有益身体。
乌梅汁也是夏至日的上好饮品。将适量乌梅洗净,去皮核,用榨汁机榨取汁液,加入白糖,用凉开水稀释,即成乌梅汁。乌梅性味酸涩,食酸可以固表,使汗出有度,因此非常适合夏季制成饮品饮用,可收敛生津,止烦解渴。
综上所述,与浓墨重彩的冬至进补相比,夏至进补主要讲究一个 清 字,补品宜纯、宜淡,是谓清补。
我国地大物博,民族众多,夏至民俗也花样繁多。此文例举一二,示以为例,抛砖引玉,读者们结合自身所处地域民风民俗,定会对夏至如何养生有所体会。
补气,滋肾,益精,用于气阴亏虚、肾精不定所致的头晕、心悸、目眩、耳鸣、健忘、失眠、疲乏无力;更年期综合症,病后体虚见上述证候者。
汉森四磨汤治便秘什么时候吃碑林科大医院官伟腰椎关节不灵活用什么药
- 上一篇: p肚腹三里留常灸足三里可延年益寿p
- 下一篇 排骨炖海带的营养价值是什么
-
挑选卸妆产品的方法
2019-07-11
-
哪些食物补脑的效果好呢
2019-07-02
-
实用宝宝吃这些咳好的快
2019-07-01
-
中医药康博会11月将在广州举办
2019-06-28
-
牛腩的功效与作用
2019-06-28
-
辛夷的鉴别方法
2019-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