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尽管南京LG罢工事件趋于平息
中医美容 2020年07月08日 浏览:2 次
尽管南京LG罢工事件趋于平息,但外资企业采取的 内外有别 的做法,以及外企职工组织所表现出来的弱势,却是又一本活生生的 维稳 教材,为切实 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当事者更应该切实深究。
从北京研发部门大规模裁员,到厦门工厂停止运营,再到南京工厂发生劳资纠纷,一向以 亲华策略 立足中国家电市场的LG问题频发,一时间受到各方关注。
因为韩国LG南京公司对中国员工的年终奖远低于对他国员工四五倍,南京LG8000中国员工不满这种无理待遇和野蛮歧视,开始罢工。面对中国员工的罢工,韩国LG公司发出狠话:加发一个月奖金,对带头闹事的要追究法律,不复工就撤销LG南京工厂。
一定程度上是为了降低贸易保护主义的风险。此外爆发三天的事件很快平息,但对于 带头闹事 的说法,在业内人士看来,更揭示出当前我们传统的工人组织 工会 在外资企业中的作用是多么渺小,同时也反映出外资品牌企业对当地政府的漠视。
LG的多事之秋
告别2011,LG走过了其在华的第18个年头。劳资纠纷,这一敏感词汇如今成了这家稳健企业的年终注脚。
去年12月26日,LGD南京工厂发生劳资纠纷停工事件,部分中国工人因年终奖 瘦身 向LG发出抗议。据了解,引发不满的原因有二:一是年终奖从前年的 个月工资缩水为去年的一个月工资;二是中韩籍员工相差多倍的区别对待。
让LG欣慰的是,事态很快得到平息。12月28日,在当地政府介入下,员工已经返回工作岗位,生产线全部恢复正常, 代价 则是,承诺向员工发放月工资两倍的年终奖。然而,LG可以用两天时间叫停员工冲动的手,堵住员工愤怒的嘴,却拦不住大家反思的心,如今问题频发的LG到底怎么了?
就在南京爆发劳资纠纷停工前,LG在厦门与全球最大显示器制造商之一台湾冠捷集团联手投资、2011年刚刚入选福建百强企业之一的合资企业乐捷显示科技(厦门)有限公司停止运营;而在此之前的 个月,由于业务遭遇连续第六个季度亏损,市值沦落到其竞争对手HTC、诺基亚约三分之一水平,其设在北京的LG电子中国研发中心的研发部门已大动筋骨,原本150名员工中或将只有10人转入烟台生产工厂,其余员工将随着该研发部门一并消失在LG中国Q:来上海后吃过印象最深刻的餐厅是什么?版图中;不只如此,在2011年9月再度推迟广州8.5代线的开工仪式后,广州LGD高世代线至今仍未有进展
开源节流的背后,是使LG脸红的业绩。以液晶电视业务为例,目前全球液晶面板价格连续下滑,导致各大面板企业巨亏,LG尤为明显。
在帕勒咨询资深人士罗清启看来,LG的伤风感冒来得的确比其他企业更快一些。 LG的抗压性和抗冻能力相比其他公司要弱,这是它的个性。 他告诉,作为后起新贵,LG既不是技术流也不是品质派,有着明显的软肋,在世界级品牌里的溢价能力相对最弱。这意味着LG的价格是相对偏低的,提价是件困难的事。而这一特性最终又决定了LG对成本的高敏感度,形成了其在投资国人力资本投资较弱的特点。就这个角度而言,LG率先爆发劳资纠纷,提早出现过冬征兆其实并不意外。
本土化未免表面化
自进入中国起,LG先后进行了多次战略转型,但无论如何,坚持亲华,发誓要和中国成为一家人,即 要做一家成功的中国企业,而不是在中国市场取得成功的外国企业。力争实现生产的本土化、产品的本土化和人才的本土化 的本土化策略,始终未变。然而就此理念而言,至少,人才的本土化问题就并非无懈可击。
LG广被诟病的理由有二:一是中国员工很难进入企业核心层;二是中方员工收入不如韩方员工高。
从公司架构上看,LG在中国设有一个总裁,6个常务副总裁,每个常务副总裁管辖十余个部门,其中每个部门的决策者都是韩国人。按照贝叶思咨询分析师宋锐的说法,虽然在实际执行过程中,LG也确实起用了相当一部分本土人才担任LG在中国公司的中高层,但也给所谓的本土化人才设置了种种限制, 本土人才即使是管理层,也无法得到真正的实际权力,无法被给予充分的信任,缺乏真正施展才能的空间。
而从收入角度来看, 同样的岗位、同样的职务,做同样的工作,中方员工的工资一般只有韩国或日本员工的三分之一到五分之一。 家电产业咨询观察家刘步尘对表示,以LG为代表的外资企业,尤以日韩企业为甚,均存在此种不平衡的情况。
其实一个企业对不同员工给予不同的薪水待遇是应该的,但是简单地用来自哪个国家来划分的话,势必会引起矛盾。 数字华夏北京品牌传播研究机构首席顾问姜培峰显然并不赞同这种区别对待,尽管这有着历史遗留原因。
若追溯到LG入华的199 年,中国的确是一个生产要素的低成本区。LG最初的设想便是把中国作为制造基地,实现95%以上产品出口国外。从某种程度来说,LG看中的,正是中国的廉价劳动力。然而,如今的中国早已过了劳动力供应过剩的阶段,无论从经济大势、国家实力、员工意识觉醒等层面考量,中国员工都拥有更多的议价权。如此一来,原本 顺理成章 的差别待遇就演变成了矛盾爆发的根源。
同时让外界遗憾的是,LG高层在多次战略转型中,没有将对中国市场、对中国员工的态度一并进行调整,仍或多或少地带有 歧视 心态 据媒体报道,在南京劳资纠纷停工事件尚未平息之时,南京LG官方曾明确指出:对带头闹事的要追究法律,不复工就撤销LG南京工厂。
我相信中国市场是LG全球最为重要的市场,LG电子一年实现500多亿经济收入,其中超过 0%来自中国市场,它怎么能慢待中国工厂,怎么敢退出中国市场。这显然是在向当地政府施压,这种做法明显是对中国员工的一种歧视。 刘步尘对LG的狂妄与傲慢略感不满,并坦言,LG面对中国员工时高高在上的态度一日不改,即使把工厂关闭、转移,也于事无补。
因劳资纠纷加重企业与员工之间隔阂的案例并不在少数,此前,富士康因月薪爆低备受抗议,最终不得不加薪 0%而平息。
业内分析认为,外资企业进入中国,最常遇到的难题便是本土化不足,而为了克服这一难题,企业往往打出亲民牌,从今天来看,这未免有些表面化,他们更看中的只是中国市场能给予的回报,员工基本利益的保障似乎无从谈起。
外企 工会 弱势
事实上,员工集体罢工、聚众砸冰箱,民众维权的方式在不知不觉中变化,事实上,维权者并非不愿意诉诸法律,从侧面亦反映出中国维权机构的薄弱。
业内人士于斌就LG罢工事件发博文称,对于 带头闹事 的说法,更揭示了当前我们传统的、优秀的工人组织 工会 的作用是多么缈小,甚至在这起事件里根本就没有看到工会的影子。相反,却说明了工人维权的新变化:从个体维权转向了 集体维权 ,从走程序的持久战,转到集中人力速战速决。这是最新的一个特点。
于斌同时质问: 世贸组织的几项基本原则他们已经违反了,中国的劳动法、民法、合同法等法律有关平等的原则也违反了。中国政府的执法机关为什么不出来维护工人利益、追究厂方法律?
他认为, 同工同酬 是中国劳动法的一项原则,本质的要求便是平等对待。所以,员工的要求还是有着合理与合法性基础的。而这一项法定的原则,不因企业的性质不同,而在执行中大打折扣。而LG在年终奖的问题上,因国籍不同而导致的差别待遇,显然是不公平的。
于斌坦言,尽管 罢工 这个字眼异常敏感,但当事实出现,不仅不应当回避,而应从事件中认真反思,以免因事件的不透明、员工的诉求得不到合理解决,而留下隐患;更应从宏观的视野、政治的高度来看待,着眼未来防范于未然。
南充白癜病医院灰指甲初期症状河池治疗白斑的医院
-
欧文恩师惋惜骑士交易詹欧组合年才能一遇
2020-08-08
-
沙棘的功效与作用
2019-07-15
-
适合人工养殖的蚯蚓品种
2019-07-15
-
蛤蟆油的功效与作用
2019-07-13
-
冬春时节防治感冒选6款汤品
2019-07-12
-
清宫正骨流派北中医三院工作站揭牌
2019-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