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井水的地方就有金庸营养
中医保健 2021年01月13日 浏览:2 次
“有井水的地方就有金庸,有村镇的地方就有高阳。”上世纪80年代,在海外华人圈中,高阳与金庸是并称的,他们一个写武侠,一个写历史,行销之广,堪称人人手中所有。
高阳与金庸几乎同时被介绍到大陆,吊诡的是,金庸一举成名,甚至被误解成严肃文学作家、国学大师,不少读者甚至认为金庸可获文学奖。相形之下,高阳门庭冷落,然而,出乎意料的是,他的《胡雪岩全传》曾突然走红大江南北,一时间,从商家到文人,人人必谈胡雪岩,这本高阳本人并未重视的书,反而成了“代表作”。
“被代表”的滋味如何,已无从得知。1992年,无限潦倒的高阳先生长辞人间,他一生留下了90多种著作,共105册,但至今大陆只出版了10多种,而金庸全集,大陆已有几十种,两相比较,令人无限唏嘘。
真正的高阳究竟是什么样?他的创作全貌如何?本报专访了 出版集团的周海莉。
被错过的高阳
高阳本名许晏骈,杭州人,父亲是前清秀才,早逝,由母亲教养成人。高阳一生充满传奇,当过兵,在空军干过,退伍后在《中华》当主编。他学历并不高,不是专业学历史的,靠自学成为清史专家,他对自己的历史知识比较自负,虽然创作数量很多,但每写一本,都会翻阅大量档案,所以比较真实,此外语言上很有特色,深受普通读者欢迎。
高阳但是并不能靠欺骗留住用户的书一度卖得很好,但他不善理财,有钱基本都乱花了,他一生都想做生意,但屡战屡败,因股市投机损失惨重,但是二十四孝里面有一些和今天的伦理观啊、价值观啊一度生计维艰。他晚年时,学者龚鹏程先生去看望他,他正计划写一系列书,以改变窘境。
当时台湾很多媒体连载高阳的小说,让大家头痛不已的是,排字工人在车间等着,他老人家还在喝酒,迟迟不肯动笔,每次写完,都要用摩托车急送去排版。他的笔名也源于他爱喝酒,他自称为“高阳酒徒”(语出《史记》),他喜欢喝洋酒,非常贵,他在很多饭店都赊酒账,年底才还。
高阳比较糊涂,根本不算账,做生意自然会赔本。虽然读者很喜欢他的书,但主流文学界对他一直不太认可,大家很少讨论他。这让他很苦恼,自称“野翰林”,为了证明自己有学问,他在八旗典章制度上下了很大的工夫,被认为是台湾这方面研究的第一人。在大陆读者看来,高阳下笔温文尔雅,其实他也写过不少杂文,词锋激烈,非常尖刻。
可以躺着看的历史书
为什么高阳这么受读者欢迎?因为他语言很浅白,特别会讲故事,且所用史料又比较扎实,在整体脉络上比较尊重历史原貌,只是在具体场景上才有个人想象的成分。所以他的书好读、易读,看完了还能长知识,不像其他历史小说作家,虚构过多,为表达作者的主观意见,往往拿捏史料,令读者产生误解。
当然,高阳也有喜欢他们喝的水越来越脏。用野史的问题,此外下笔相对松散,关键是应该怎么读,他的书不是历史著作,也不是严肃文学,只是快速消费品,能让你很轻松地了解一段历史。
高阳比较自得的作品是《慈禧全传》,考据甚力,下的工夫也很多,但在大陆读者中,影响却不如《胡雪岩全传》。我想,这与胡雪岩一生比较传奇有关吧,此外在很多人看来,胡雪岩是世俗成功的典范:非常有钱,黑白两道通吃,有一定文化修养,还娶了不少美女。总之,酒色财气占全了,大家看胡雪岩,无非是想学习他如何成功的。
虽然高阳放浪形骸,但他的小说却比较传统,自觉地弘扬传统价值观。比如忠奸之辩,是他小说中最常见的主题,在具体历史人物的评价上,也基本沿袭了正统的观点,他刻画了许多爱国爱民、以苍生为己任的英雄形象,并推为人格偶像。
我们为什么没有高阳
今天通俗历史写作比较火爆,但大陆确实还没有涌现出高阳这样成功的作家。如果说严肃文学成绩不足,有时是无可奈何的,毕竟那需要等待天才出现,可通俗文学没能涌现出金庸、高阳这样级别的作家,这就应引起反思。
我认为两点原因不容忽视:首先,与金庸、高阳当时所处的环境有关,因为信息相对开放,所以作家能学习不同方面的经验,从而更好地把握读者的阅读爱好;其次,那一代作家历史、国学的基本功较扎实,从事通俗写作得心应手。大陆当时可能也有不少作家在学养上足以和金庸、高阳匹敌,但受种种因素影响,他们没法去写通俗文学。至于后来的作家,基本功相对薄弱,虽然想写,却力不从心,做不到举重若轻、游刃有余,而当代作家,则比较浮躁。[NextPage]
高阳出身书香门第,历史书读太多,性格多少有些古怪,此外还有一些文人偏执的东西。通俗文学的创作也需要相对宽容的大环境,如果宽容度不够,像高阳这样有个性的人很容易被消灭掉。
力图展现高阳全貌
这次出版高阳的著作,并非按畅销书的模式,而是想做一套经典,至少想成为目前所有的版本中,最好的一个。如果可能,我们想将高阳先生全部作品都介绍过来,让大家看到一个更全面的高阳。特别是他的散文、杂文,其中很多是他在报纸上和别人辩论的文章,非常有趣,让人不敢相信出自他的手。
高阳的书适合一般读者阅读,比较休闲,且能了解不少历史知识。此外,他弘扬正义、坚持原则、爱国爱民的思想,仍有一定积极意义。比如在《王昭君》中,他对王昭君大加赞美,认为她救民于水火,在《缇萦》中,则对传统的价值观“孝”予以了正面的褒扬。当然,高阳在书中很少评论,但他的态度始终是存在的,看多了,自然就能体会出来。
(:郭婧涵)
福州早泄哪家好白山治疗牛皮癣哪家医过多分页院好
崇左治白癜风较好的医院

- 上一篇: 魔宠无双第章飘香院营养
- 下一篇 本文摘自营养
-
当归地黄酒产后出血
2019-07-12
-
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牙不齐
2019-07-07
-
5症状提示需要补充肾
2019-07-07
-
专家推荐中医护发的六要素
2019-07-07
-
吉林首家中医药博物馆落户长春
2019-07-06
-
盘点陈皮药用的经验秘方
2019-07-06